前报人、社论委员、专栏作家黄彬华,星期一(11月24日)凌晨病逝,享年89岁。
黄彬华长女黄于青(58岁)受访时告诉《联合早报》,父亲10月中因糖尿病血糖偏高入院,同时检查出肺炎、肺积水。原本只要血糖受控,本周即可出院,不料星期天(23日)病情急转直下,多个器官衰竭,隔天凌晨骤然离世。
黄于青说,她和妹妹于飞、弟弟于翔,从小听父亲说《星洲日报》和《联合早报》的故事长大,上星期四(20日)探望他时,他还谈起《星洲日报》前总编辑黄思以及报馆工作的点点滴滴。“他到现在还念念不忘当年《星洲》《早报》的情况,以及当年的同事。”
黄彬华1936年生于中国广东省梅县,1946年移居新加坡,1958年留学日本东京。
他于1963年考获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三年后考获日本政法大学硕士学位。黄彬华回新后先在一家制木厂担任执行总裁,1971年加入《星洲日报》任执行编辑和社论委员。
1983年《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合并为《联合早报》,黄彬华加入《联合早报》担任社论委员、编辑、专栏作家。
学者型评论员 重视培养子女对时事思辨能力
《联合早报》前副总编辑严孟达忆起前辈说:“黄彬华温文尔雅,是学者型的时事评论员。我上世纪70年代中初入报界,进入《星洲日报》当记者时,彬华是社论撰稿人,也写时事分析文章。他曾在日本留学,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课题有深入了解,是报界难得的日本通。”
受父亲影响,黄于青也曾留学日本,并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她说,父亲和母亲高翠兰(89岁)虽都曾在日本读书生活,但非常重视三个子女的中英文教育,在家中也讲客家话;父亲还特别注重培养子女对时事的思辨能力。
她说:“他对时事、政治、经济很敏锐,观察日本和东亚,洞察力非常强,为了写‘纸上谈兵’栏目,家里有很多书和剪报;所以受父亲影响,我们也关注时事。”
五十年知交:勤恳认真 亲友顾家 面面俱到
黄彬华1997年退休后仍继续投稿,是《联合早报》和《怡和世纪》的专栏作家,著作包括《新加坡的政治哲学——李光耀总理演说集》《亚洲边缘国家日本》《新加坡人看日本》等。
《怡和世纪》前主编谢声远早在《星洲》时代就与黄彬华相识,两人相知逾五十载。“他勤勤恳恳、对工作认真,文笔非常好,对朋友和蔼可亲,也很顾家、会料理家务,是个面面俱到的人。”
2023年《联合早报》百年报庆制作了《我们》口述历史互动网站,集合37位报界前辈的口述历史,借他们的回忆与心声,从个人的经历拼凑华文报百年历史长河。黄彬华的口述历史也收录其中。
黄彬华的遗体停柩在翡珑山圣所,家属遵从遗嘱,丧事一切从简。星期二(25日)下午4时45分出殡至万礼火化场火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