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年轻人的数码理财意识有待加强,超过半数以为使用公共无线网络进行网购是安全的,约17%甚至会向好友透露银行户头密码。

在做财务决定时,53%年轻人会参考家人和朋友的建议,约两成会从社交媒体获取信息,考虑网红的推荐。

上述是首次进行的“青年未来就绪指数”(Youth Future-Readiness Index)调查结果。调查目的是了解本地年轻人在理财、可持续环境等方面的意识与行为,从而加强相关宣导和教育。调查由共和理工学院与中国银河证券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联合进行,合作方星期二(11月25日)公布调查结果。

负责团队在去年8月至12月,向本地近1730名18岁至35岁的年轻人进行问卷调查。

有关财务意识的问题是沿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调查方法。结果显示,本地年轻人的数码理财指数为56.7分,低于OECD建议的70分合格标准,达到至少70分的受访者只有约38%。

延伸阅读

金管局加强对线上财经内容监管 首次向财经网红发提醒信
金管局加强对线上财经内容监管 首次向财经网红发提醒信
调查:我国过半Z世代对退休乐观 逾七成未规划
调查:我国过半Z世代对退休乐观 逾七成未规划

调查也发现,53%受访者未确认线上金融服务业者是否受监管;虽然约八成不会在网上透露密码或个人财务信息,却有17%表示会与好友分享密码或个人识别码。

此外,年轻人倾向于从个人社交圈子获取财务建议。五分之一表示会借助社媒,包括考虑网红的推荐。然而,这些网红未必有所需的专业执照或认证。  

对加密货币感兴趣 却缺乏对风险和法规的了解

在受访者当中,18岁至25岁的人对加密货币最感兴趣,但他们的数码理财意识却最弱,对金融风险和法规不甚了解。约四成甚至不知道加密货币与钞票、硬币等法定货币的价值性质不同。

若按性别来看,女性的数码理财指数高于男性,她们普遍上对于理财和投资更谨慎;男性则更倾向于分散投资,也较能接受高风险的金融产品。

至于网上交易习惯,尽管约七成受访者会留意网址等安全细节,仍有约六成以为使用公共无线网络(Wi-Fi)进行网购交易是安全的,通常也不阅读相关条;约八成也没定期更换网购平台的账户密码。

调查的另一重点是可持续环境意识。本地年轻人的这个指标得65.82分,表现不错。尽管如此,仅13.5%受访者会投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产品,反映认知与行动之间仍有落差。

对于未来,本地年轻人整体而言保持乐观,为未来作准备的指数达67.38分。62%认为自己具备未来经济所需的技能,65%对取得成功抱有信心。

计划明年继续展开调查 追踪各方面认知是否有所加强

综合未来准备指数、数码理财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表现,本地年轻人在首个“青年未来就绪指数”调查中取得60.5分。负责团队计划明年继续展开调查,追踪本地青年在这几方面的认知是否有所加强。

共和理工学院商业系助理主任胡洁莹受访时说, 共和理工目前有面向所有学生的财务通识单元课,教导理财规划、做预算、储蓄等概念。“接下来,我想我们得加强数码理财方面的内容,例如安全网购、提醒学生不能单参考社交媒体和网红的建议,也应从正规和可信的机构确认信息。”

中国银河证券新加坡首席执行官顾锦伟指出,年轻人对加密货币有一定的兴趣,但这方面的知识显然不足。公司将继续通过与高等学府合作,以及其他金融教育活动如亚细安投资挑战赛,提升年轻人的理财能力。

对于调查发现本地年轻人的理财意识偏低,共和理工学生王贝儿(20岁)受访时表示感到有点意外,有人还向好友透露个人密码更令她惊讶。她说:“互联网有很多信息,年轻人一般会选择上网了解,但也可能因此被不准确的内容误导。学校可以邀请金融界的专家,用有趣易懂的方式跟学生分享。”

全国青年理事会、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和新加坡公关协会星期二也公布了一项针对青年的调查结果。这个访问了约1000名年轻人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58%)的年轻人希望获得更多理财规划方面的支援;65%希望获得职业规划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