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赚钱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玛丽18年前背井离乡来到新加坡,多年来在养老院工作,尽力照顾每一名老人家。

玛丽(Naw Mary,50岁)来自缅甸,在圣约翰养老院当助理,平时的工作是为养老院年长者端送餐食、陪他们谈天、负责清理等工作。

玛丽告诉记者,之前在缅甸从事行政工作,随后上护理课接受培训。后来因为家乡经济环境欠佳,她决定到国外谋生,通过早一步到新加坡工作的姐姐引荐,找到养老院的工作。

她每天放工后,就回到养老院的员工宿舍休息。圣约翰养老院犹如她在新加坡的第二个家,至今在那里服务18年。

玛丽坦言,初次到异乡工作生活并不容易,常遇到语言不通的问题。老人家大多说华语,她听不懂。庆幸有同事帮忙,她慢慢适应工作,现在也听懂一些基本的华文单词。

延伸阅读

不怕上擂台 不纠结过去 九旬长者活出精彩
不怕上擂台 不纠结过去 九旬长者活出精彩
中风失去色彩 音乐点亮人生
中风失去色彩 音乐点亮人生

她也有想念家人的时候,尤其是在姐姐决定回缅甸之后。每晚与父母视讯电话成了她的日常作息,也会在每两年一次放假期间回国探望父母。星期天休息日,这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会到教堂做礼拜,有时也与其他缅甸籍同事一起烹煮家乡菜。

为养老院活动献唱 以歌声“圈粉”不少年长者

唱歌也是她解压的方式;她常与同事为养老院活动献唱,更以歌声“圈粉”不少年长者。

玛丽笑着说,养老院的老人家就如自己家中的长辈,有的把她当女儿般,会拉着她的手找她谈天。

这份对养老院的情感,也推动她努力工作。虽然有时遇到固执、脾气不好的年长者会挨骂,但她淡然应对,不让情绪受影响。“年长者有时就像孩子一样,需要哄、要耐心对待。”

老人家过世或离开,玛丽同样会感到伤感。她说,有一次放假回家一趟之后再回新复工,发现有个与她关系很好的“安娣”不在了,原来“安娣”在她回家乡期间搬到另一所疗养院。“无法当面跟她道别,让我感到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