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地的外籍劳工超过百万,他们大都背井离乡从事着体力活,想家的时候就与家人通电话。但29岁的印度客工古汗还用画笔和家人“相聚”。
他在新加坡工作八年了,两年多前受聘于工业称重公司ISVASIA当技术员兼司机。绘画,是他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
“我表哥拉杰库马尔(Rajkumar)是艺术家,我自小受他感染,也爱上了画画。年少时我跟着他一块儿旅行,他总会在旅途中教我各种绘画技巧。”
他的老家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的一座村庄,母亲坎蒂玛蒂(Kanthimathi,61岁)从事耕作,父亲佩里亚萨米(Periyasamy,63岁)则长期在中东打工,自从古汗2017年离乡背井来新后,八年来一家三口只在印度家乡团聚过两次。
“好希望爸妈有机会能来新加坡看我。”短短一句话,流露出古汗藏不住的思念。
简单的愿望,要实现并不容易,唯有借画笔圆梦。他花了整整八小时,让印度家乡的小路、高楼林立的新加坡滨海湾、辛勤耕作的母亲,以及在科威特当了20年司机的父亲,冲破时空界线与现实局限,全“聚”在了一幅水彩画里——背景还有一架飞机。
“希望飞机可以将爸妈载到我的身边。”
除了父母,古汗的画笔下,还有去年底因患血癌不幸离世的妹妹瓦媞妮(Varthini)。“妹妹只有12岁……我工作走不开,只能含泪画完她的画像,托朋友带回老家。”
他把妹妹的画照通过手机发给记者看,留言写道:“My sister is such a very good dancer and study well. Her dreams i will fullfill.”(我妹妹舞跳得很好,学习也努力,我会实现她的心愿)。
最近,古汗考到了四级驾照,可在本地驾驶重型车。他也正准备再回老家看看。问起他未来的梦想,他回忆起小时候家境贫穷,父母虽然付出很多,自己和妹妹发展的机会仍十分有限。
“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能在老家郊区开一间画室,免费教村里的孩子们画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