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国奥理会昨天总结本届新加坡选手在东京奥运会的表现,他们赞扬选手们在冠病疫情期间克服困难抵达奥运,参与12个项目是史上最多的一次,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游泳代表队的成绩不达预期。

东京报道

东京摄影

昨天下午的线上记者会,新加坡体育学院院长卓文毅一边寻找词汇一边回答媒体提问:“从第一印象来看,毕竟现在还只是初步检视,基本上选手们表现不错,但许多人也注意到了,我会说我们的游泳选手未能达到期望。我们的游泳选手也已经承认了。我们必须回去检讨,看看哪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哪方面出了错。我也明白,失望是广泛的,大家都感受得到,无论选手、团队人员或社会大众,正因为有了2016年的表现,我们有很高的期望。”

卓文毅认为,冠病疫情期间赛事减少对新加坡的选手冲击尤其大。

不过当有记者追问游泳选手是否在冠病疫情前就已经显露出表现下滑的趋势,当局有没有发现,做了哪些应对措施,卓文毅才回答说,他们的确看到了这个趋势,但绝对不是没有作为。

“我想约瑟林也做了很多访谈,开诚布公阐述他在里约奥运之后的种种挣扎。游泳总会、教练团队,无论在新加坡或美国,包括我们,都在试图帮助他克服障碍……因此在2019年他达成(100米蝶泳)奥运A标,我们都很高兴。之前他也在亚运会赢得奖牌。当然我们的确看到了他没有办法再重复2016年创下的奥运纪录。各方都已经付出努力,但我们现在讲的是顶尖体育竞技,一切都在微秒之间。如果他这次游出50秒39,他也只能排在铜牌位置,其他人都在进步。”

卓文毅说:“当然这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但我会辨别希望与期望的差异。有鉴于游泳选手之前交出的成绩,我们并没有希望能够重演里约奥运的佳绩。”

东京奥运会举办前,卓文毅与新加坡奥运代表团团长陈智龙就强调当局没有定下奖牌目标。当时他们说,与其得奖,不如通过运动员的表现与精神,带给新加坡人更大的骄傲。

陈智龙昨天表示,奥运期间新加坡选手的故事给了他很多启发。他赞扬冯天薇与于梦雨的专业态度,盛赞林敏与刘瑞琦突破欧洲帆船选手的垄断,创造好成绩。此外,胜败乃兵家常事,陈智龙说:“在体育竞技世界里,挫折是无法避免的。这就是比赛的本质。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面对自己的挫折,我相信我们的奥运选手也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展现一个王者如何回应挫折。”

吁社会携手建立体育生态

陈智龙也以赛艇选手傅雪鏵在资源短缺、没有正规教练的情况下,刻苦拿下奥运资格为例,“这让我看到了韧性,这让我看到了动力”。

昨天记者会的另一个重点是新加坡的体育生态,陈智龙与卓文毅反复提到建立健康体育生态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帮助选手一次次参加大赛,而非昙花一现。

不过这次除了乒乓老将冯天薇、于梦雨打算退役,跳水选手林升艳、曾繁铿,以及公开水域的刘俐杉都表示要离开体育竞技舞台。后三者都是首次闯入奥运,这两个项目也是新加坡奥运经验的第一次,仿佛才刚起步就要结束了。

对此卓文毅说:“也许他们当中一些人会回心转意。不过这也反映了我们的体育生态,而体育生态也反映了我们的社会,这不仅是全国奥理会与新加坡体育学院(的责任)。人们的态度必须改变,无论是家长、运动员、雇主或社会大众,只有大家的支持,才能培养出一波又一波的奥运健儿。这次有三分之二选手是第一次参加奥运,有些人选择退役,也有人会继续,我相信三年后在巴黎还会看到他们。我们也有将近70名卓越体育(Spex)奖学金得主,他们都有奥运目标。当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他们代表的就是下一波运动员。”

陈智龙表示,选手必须参加多次奥运夺牌希望才会更大,一切要循序渐进。他以曾繁铿为例,尽管他打算退役,但他已经开创了道路,后来者可以更快地朝目标挺进。

东京奥运会今天闭幕,新加坡共有23名选手参加12项比赛,未能赢得奖牌,最接近奖牌的是于梦雨,她闯入女单四强,最终排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