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速助长下,比赛专用的F50水翼双体帆船时速可达近百公里。本地民众明年1月也能在东海岸公园看到这些帆船扬帆。
我国主办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F1)已有多年,明年初也有一项号称“海上F1”的国际帆船大奖赛(Sail GP)将首次在本地举行。记者受邀飞赴阿联酋城市迪拜,率先近距离感受这项赛事的氛围。
国际帆船大奖赛进入第三个赛季,并首次来到亚洲,迪拜和新加坡分别作为本赛季的第七和第八站举行。迪拜站本周末(11月12至13日)在拉希德港(Port Rashid)展开,新加坡站则在2023年1月14日至15日于东海岸公园上演。
尽管这项比赛和F1及拥有超过150年历史的国际最古老帆船赛事美洲杯相比还很“年轻”,但比赛规模正迅速壮大,从起初的六个参赛国及五站比赛,扩大至今年的九国及11站,未来还将继续增多。
帆船有很多种类,而这项赛事使用的是专门打造的F50水翼双体帆船,最高时速将近100公里,还能看到选手们的帆船借助有如机翼般的水翼在水上“腾飞”的景象。
各队由六名选手组成,他们将绕过三个浮标,最快抵达终点的队伍获胜。
比赛赛制也十分新颖,每一站将进行五到六场比赛(视天气情况而定),并按排名给予积分(10分到2分),赛后总分最高的三队进入决赛,一场决定该站赛事的冠军。
决赛也按排名给予锦标赛积分,没能进决赛的队伍则按之前五或六场的成绩分配积分,锦标赛积分最高的三队将进入今年5月的美国旧金山站总决赛,争夺赛季总冠军100万美元(约138万新元)的奖金。
迪拜站海域范围小 选手感压力
这项要改变帆船格局的国际大赛由甲骨文(Orcale)公司创办人埃里森(Ellison)和新西兰1984年奥运芬兰人级帆船冠军库兹(Coutts)发起,吸引许多名将参赛,像是曾在伦敦奥运和三届世锦赛上拿下男子激光级冠军的澳大利亚选手斯林斯比(Slingsby)、新西兰的男子49人级帆船里约奥运冠军和六届世界冠军布尔林(Burling)等。在斯林斯比带领下,澳大利亚夺得了过去两个赛季的总冠军,目前也在总积分榜上积50分领航。
和F1每支车队各自专研赛车技术不同,国际帆船大奖赛各船队的帆船规格和所使用的科技都是一样的,在同等条件的情况下,完全由选手驾驭帆船的能力和战术决定胜负。而本周末的迪拜站比赛,是七站里比赛海域范围最小的,对选手们来说很有挑战性。斯林斯比在赛前记者会说:“这个赛道所带来的压力比其他大得多,这也代表起航很重要,谁在开始在前头拉开差距了将很难追上。”
这也将是一场让观众看得相当过瘾的赛事,因为拉希德港水域很深,选手们能更靠近岸边比赛,这是他们距离观众最近的一次。瑞士舵手施内特(Schneiter)说:“赛道非常好,我没料到这么好。我们就在墙边比赛,当我们在边缘进攻时,观众几乎可以和我们击掌。这将是对观众来说历来最佳的国际帆船大奖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