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举重运动员陈浩亮星期二(12月3日)因肺炎逝世,享寿91岁,新加坡多名政要星期三(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缅怀这名体坛巨人。
陈浩亮是我国体坛先驱,他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获得举重银牌,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新加坡唯一的奥运奖牌得主。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加坡才凭借由冯天薇、李佳薇和王越古组成的女子乒乓球队赢得下一枚奥运奖牌。
尚达曼:当年资源匮乏 陈浩亮取得如此大成就
陈浩亮与世长辞的消息被证实后,我国总统尚达曼和总理黄循财都发文缅怀并表达对他的哀悼。尚达曼总统写道:“想到陈浩亮,总让人忍不住感慨万分。他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尽管在比赛中带伤,他依然在罗马奥运会上赢得了一枚银牌。正如人们所说,那是一项传世之作。我们整整等待了近半个世纪,才由女子乒乓球队赢得了新加坡的下一枚奥运奖牌。
“陈浩亮的事迹仍然是新加坡人最具启发性的故事之一。”
黄循财总理则写道:“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志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可能的。他非凡的遗产将永远是新加坡骄傲与灵感之泉源。”
陈浩亮在1933年出生于中国的潮州汕头,是家中七个孩子中的老三,四岁时随家人移居新加坡,在位于牛车水的狭小住处中长大。父亲在他14岁时去世,母亲之后带着一些弟妹回中国,剩下他与哥哥在新加坡相依为命。
陈浩亮观看大力士比赛后对举重产生兴趣,并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永青举重会。他对运动的热忱不曾因缺乏经济支持而消退,为了筹得训练费用和参加海外比赛,他从事过码头工人、店员和电工等多种工作。
在1958年共和联邦运动会上,陈浩亮打破挺举项目的世界纪录。同年,他在亚运会和隔年的东南亚半岛运动会上也都摘得金牌。1960年在奥运会斩获银牌后,陈浩亮又在1962年珀斯共运会上收下金牌。
陈浩亮未能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重现辉煌,最终选择退役。他的卓越成就使得他成为最早一批进入新加坡体育名人堂的运动员。
身为我国首个奥运奖牌得主,陈浩亮退役后的生活并没有外人想象得光鲜。在2010年发布的一篇报道中,陈浩亮曾面对经济压力,他和三个孩子为太太的手术和后续治疗花了约10万新元。
当年的报道称,陈浩亮退役后曾当过店员和德士司机,后来也在健身房担任监督员近30年,每月收入约1000新元,他也因奥运成就每月从人民协会领取390新元的津贴。
尽管当时面临一些经济困难,但陈浩亮从没开口向人求助。
全国奥理会主席兼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在悼词中说:“浩亮的成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加坡人。他那个时代的运动员条件远不如现在,但他们接受现状并刻苦训练。他在罗马的成就证明了,只要全身心投入,就能有所成就。他还以谦逊和善良的态度,体现了一名真正的奥林匹克运动员应有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