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来临在新加坡举行的第22届世界水上运动锦标赛特意而建的临时游泳馆,星期一(6月16日)终于揭开面纱。
这个名为世锦馆(WCH Arena)的临时游泳设施将在7月11日至8月3日水上运动世锦赛期间作为游泳和花样游泳的赛场,7月26日至8月22日举行的世界水上运动大师赛的游泳与水球赛也将在同一场地进行。
除了一个50米长、26米宽、3米深的比赛泳池外,世锦馆内还设有4800个观众坐席,一个与比赛泳池同规格的热身泳池,以及专门用于社区活动的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比赛泳池的宽度与深度都大于2024年巴黎奥运会时所使用的泳池(长50米、宽25米、深2米),而这主要是因为这里也是花样游泳的赛场,而花游需要更大的深度。
更深的泳池也意味着泳手们有机会在来临的世锦赛刷新更多的世界纪录,因为一般来说,较深的泳池能减少水流的湍动,而较平静的水面通常有助于游出更快的成绩,这也是巴黎奥运会创造出相对较少世界纪录的原因。
世锦馆主管张家骏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泳池越深,泳手们就能游得更快。我们比巴黎奥运会的泳池深了至少0.8米,所以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的好表现。”
为了优化观众体验,世锦馆的观众席倾斜度也从新加坡其他赛事场地的标准座椅的17度增加到32度,以避免发生前排观众站起来后,阻挡后排观众视野的情况发生。
此外,场内也设置了比华侨银行游泳中心更多的LED屏幕,以提供更清晰的视觉效果和即时重播。
五个月建成世界级场馆 时间紧迫是最大挑战
位于加冷网球中心与加冷娱乐广场(Kallang Leisure Park)旁,原本是停车场的世锦馆去年底开始动工,只用了五六个月就建成。
对此,新加坡全国奥理会秘书长兼赛事组委会联合主席蔡荣俊在星期一的媒体开放日上说:“在五个月内完成这项工作绝非易事。我们实际上在五个月内建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场馆。这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我认为这也展现了组委会以及我们合作伙伴的承诺——向世界展示我们最好的一面,欢迎来自全球的朋友,并为所有运动员提供发挥最佳水平的机会。”
要在短短几个月内将一个25万平方英尺的停车场改建成一个世界级的游泳设施,绝对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谈到最大的挑战,作为官方场馆临时设施规划服务合作伙伴的亲体育建筑公司(Kin Productions)主席高志华说:“那肯定是时间,让人感到相当有压力。
“尽管最初的要求是建造一个临时设施,但当你要接待公众入场时,你就不能真的建一个临时设施。你必须提供一个和永久性建筑一样安全的场馆。而且它必须符合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所有法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世界泳联为世锦赛定下的规范和技术标准。”
他补充说:“记得去年12月和1月期间,经常有持续好几天的暴风雨,这对我们的施工准备工作造成了影响。准备工作是整个项目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如果地基不够稳固,就没办法建好结构。
“还有我们需要建造的东西非常多,并且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所以我们必须确保所有进场的人员和材料都经过精密协调,不能有冲突,整个流程必须非常顺畅有序。
“这些都是很大的挑战,但我们都一一克服了。”
建造成本与福冈世锦赛相当 是否保留仍在评估中
蔡荣俊透露,世锦馆的建造参考了2023年福冈世锦赛、2024年多哈世锦赛和2023年杭州亚运会。
“我们有机会去了福冈世锦赛、多哈世锦赛和杭州亚运会。我们探讨是什么让这个设施如此出色,是什么创造了一个不仅适合运动员,也让观众感到舒适的优良环境。我们将这些经验带回来了。”
但针对世锦馆的总成本,蔡荣俊则不愿多谈,只透露与福冈世锦赛的成本相当。
在2023年福冈世锦赛中,游泳赛在临时改建为游泳馆的福冈海洋展览馆A馆(Marine Messe Fukuoka Hall A)举行。
至于世锦馆是否会用到2029年新加坡再办东运会的时候,蔡荣俊则透露,他们还在评估当中。“我们的重点是建造这个场馆,让它尽快成型,以迎来世界各地的选手,打造一个适合高水平运动的场地。之后会发生什么,我们到时会让你们知道。”
但肯定的是,世锦馆将从这个星期四6月19日至29日举行东南亚分龄水上运动锦标赛,作为世锦赛的测试赛,观众届时除了能观赏到东南亚杰出年轻游泳与花游运动员的精彩竞技外,还能体验这个为世锦赛精心打造的赛场。
蔡荣俊说:“10个东南亚国家的泳手将前来测试,这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检验自身在技术层面与接待国际运动员各个方面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