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办的第22届水上运动世锦赛将在星期天(7月27日)迎来重头戏——游泳大项。中国游泳队派出34名泳将,角逐41个项目的奖牌。领衔出战的是东京奥运冠军、八战世锦赛的“混合泳之王”汪顺。他日前接受《联合早报》的线上专访时,和记者分享保持竞技状态的秘诀和对来临狮城之战的期望。
在今年5月的中国游泳冠军赛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来自浙江宁波的汪顺以4分10秒64的成绩强势夺冠,并打破赛会纪录。今年31岁的他,在竞技体育领域已属“高龄”,但还能保持高水平的状态。汪顺认为,这得益于中国泳队训练的科学化,也归功于团队间的相互信任。
他首先提到,过去一名泳队教练可能需要负责训练、体能、治疗按摩等多项任务,这样反而对运动员的帮助比较有限,但现在团队的分工更加明确,比如分配了专门的体能教练等,能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恢复,让他们的职业生涯“走得更长、更远”。
“其实运动员比到后面,拼的就是恢复。练得(成绩)有多高是一方面,在练完之后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去面对下一个比赛、训练,这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的恢复(工作)也做得比以往更好了。”
在2024年8月的巴黎奥运会摘得200米个人混合泳铜牌后,汪顺休息了一段时间。用他自己的话说,“停下脚步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在参加今年5月的中国冠军赛前,他只跟着朱志根教练训练了八周,起初的参赛预期并不高。最终能有这样的成绩,让他既“满意”又“惊讶”,并将它归功于与教练的配合和团队间的相互信任。
有高峰也有低谷 不蒸馒头争口气
虽然名字中带有“顺”字,但汪顺的游泳生涯也非一帆风顺。相比其他年少成名的天才小将,汪顺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他从六岁开始学游泳,13岁进入省队,16岁首次代表国家队出战,一直到27岁才在东京奥运会夺金,打破欧美选手对200米混合泳长达17年的垄断。
不过,到了2023年7月的福冈世锦赛,汪顺却意外落马,在200米混合泳未能晋级决赛,在400米项目也因犯规被取消成绩,一度饱受质疑。不过他选择用实力回应质疑,在两个月后的杭州亚运会以1分54秒62的成绩夺得200米混合泳冠军,并打破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
到了次年8月,他在巴黎奥运会摘得铜牌。外界一度认为这是他的最后一舞,于是退役流言四起,结果他又在今年的中国冠军赛中上演王者归来,连摘三金。
这如同过山车一般的经历,是否也让他倍感压力,他又如何应对情绪波动?面对记者提问,汪顺坚定地回答道,就算有时发挥不佳,也从未动摇过目标。
“我们都说,不蒸馒头争口气,人活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比赛比得不好的时候,心里就是憋了一口气。这样在(下次)遇见困难的时候,就有更强的动力,不知不觉有很多力量涌进来,就能把自己应有水平发挥出来。”
从小将到榜样 盼激励泳坛新秀
带着“争一口气”的动力,汪顺已经在泳池中奋战了25年,成了队中最年长的队员。他说,自己从小就在电视里看美国传奇泳手菲尔普斯(Phelps)和澳大利亚名宿索普(Thorpe)的比赛,视他们为榜样,也受到中国田径名宿刘翔等人的激励,一路坚持了下来。
如今,“小将汪顺”已然成了老大哥。谈到比自己小19岁的天才少女于子迪,汪顺感到“非常羡慕”,笑称“还想回到15岁重来一遍”。
于子迪在今年5月的中国游泳冠军赛夺得200米蝶泳冠军。汪顺提到,和于子迪在北京备战本届世锦赛的时候有过接触,感觉她训练得非常刻苦、认真。
“在这个年纪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没有人是随随便便(能做到的)……(于子迪)肯定有她自己非常优秀的一面。”
背负着“天才”的名号,自然少不了聚光灯下的压力。汪顺认为,对小将而言,压力不可避免,重要的是经历压力后,能够像自己当年一样和前辈多沟通。他也非常乐意与年轻队友分享人生经历。
距“金满贯”仅差一步 放眼狮城世锦赛圆梦
经历巴黎奥运会后,汪顺坦言像是“翻过了一座山”,也对收获铜牌感到“不留遗憾”。他说,奥运会是游泳运动员向往的最高殿堂,期待越大,压力也就越大,但自己还是以勇气战胜压力,现在心态已经平稳许多。
“(现在)心态会稍微放平一点……奥运会就像挡在我前面的一座大山,我勇敢地迈过了它,心里会有新的、不一样的感觉。”
不过,在汪顺的荣誉簿中,距离“金满贯”还缺一面长池世锦赛金牌,新加坡世锦赛正是这位“八朝元老”圆梦的最佳机会。
汪顺说,来过新加坡三四次,包括参加比赛和训练,感觉狮城非常漂亮,也对地铁的便捷度印象深刻。新加坡世锦赛是他“非常非常向往”的比赛,他会参加100米仰泳、200米混合泳、400米混合泳和接力项目。
他坦言,对运动员来说,保持胜负欲、争取好成绩固然重要,但胜负欲也是双刃剑,有时会让运动员实现绝境突破,有时也会让他们更加失望。对他来说,当下就是在胜负欲与“看淡”之间找到平衡,才能游出更好成绩。
至于“金满贯”的目标,他把这当成“美好的期许”。考虑到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他不会对结果有太多期待。本届赛事,他只想全力以赴、不遗余力,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
此外,汪顺也成为世界泳联运动员委员会候选人。目前也在学习英语的他笑称,这个新身份和学英语一样,都是“非常有挑战的事情”,但也会激励自己变得更好。
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参加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时,跨入而立之年的汪顺笑着说,要一年一年地规划:“28年太长,四年太长,还是希望把(新加坡)世锦赛和(中国)国内的运动会比好,后面再做计划。”
中国泳队星光熠熠 于子迪潘展乐在列
新加坡世锦赛的游泳项目将在7月27日至8月3日期间举行。这届世锦赛,中国男队的平均年龄为22.6岁,女队则为20.1岁,是中国泳队史上最年轻的阵容。除了汪顺以外,也有不少备受关注的明星选手,包括12岁的于子迪,她将亮相200米蝶泳、200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赛事等。
在今年5月的中国冠军赛上,她在200米蝶泳以2分06秒83的成绩夺冠,并在200米混合泳以2分10秒63的成绩摘银,成为中国泳坛最年轻的世锦赛达标选手。
在蛙泳大项,中国派出“蛙王”覃海洋与“蛙后”唐钱婷。覃海洋在2023年的福冈世锦赛包揽男子50米、100米和200米三枚金牌,并以2分05秒48打破200米蛙泳世界纪录。
唐钱婷则是女子100米蛙泳的世锦赛卫冕冠军,并在去年的多哈世锦赛夺得50米蛙泳银牌。
在自由泳项目,巴黎奥运会1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世界纪录保持者潘展乐是绝对的夺金热门,他也是100米自由泳项目的世锦赛卫冕冠军。女队方面,4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冰洁领衔出战,将全力冲金。
蝶泳方面,在杭州亚运会收获200米铜牌,并在今年中国冠军赛夺得100米蝶泳金牌的陈俊儿领衔男队出战。女队则由“蝶后”张雨霏领衔出战,她是东京奥运会200米蝶泳冠军和巴黎奥运会200米蝶泳季军,本届世锦赛将全力冲击领奖台。
此外,徐嘉余将成为中国争夺仰泳奖牌的绝对主力。他是2019年世锦赛的男子100米仰泳冠军,并在巴黎奥运夺得银牌,争取在狮城为中国队添金摘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