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一世纪迎接报业下个篇章,《联合早报》百年报庆筹委会两年前接获重任,策划和筹办10多项报庆活动,携手早报同仁及读者共襄盛举。

由九人组成的筹委会,来自《联合早报》和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其他部门,平日都有本职工作要处理。他们是——早报助理总编辑郭丽娟、华文媒体集团青少年受众工作群总编辑陈能端、华文媒体集团总经理林炜扬、早报副刊编辑陈素君、本地新闻副主任黄顺杰、财经新闻主任沈越、客制企划主任吴芮珑、受众策略及社媒主任杨萌,以及伙伴关系与品牌活动主任游桂娥;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早报总编辑吴新迪,以及早报执行总编辑韩咏梅是筹委会顾问。

筹委会主席郭丽娟受访时说,如何在不“误”正业下,集思广益与各方协调办活动,筹委都付出不少心思和个人时间。她说:“报庆活动自去年12月启动,这九个月来的系列活动得以顺利推进,彼此间的合作精神真的很可贵。当然,仅凭我们的力量也无法达成,也感谢其他同仁的付出。”

采访当天,郭丽娟、陈能端和林炜扬,风尘仆仆地从上一场报庆讨论会议赶来受访,不到一小时又赶去参加下一场会议。

早报百年报庆以“百年如新”为主题,寓意早报虽承载百年历史,但仍轻盈跃步,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新路径。林炜扬说,报庆活动不仅庆祝早报迈入创刊100年的新里程碑,感谢读者、社区和大众,也希望吸引更多新受众,同时加强早报新旧员工的归属感。

报庆启动仪式以“陪你看报纸”大型读报活动掀开序幕。杨萌说,这个自2014年就举办的社区活动,向来是有好口碑,新闻室的义工解说新闻内容时能与公众密切互动,帮助他们了解周遭事物和新政策。“活动后来因冠病而搁置,正是重启的好时机,这段时间也吸引了不少年轻受众。”

早报也推出《定格百年》栏目,精选300多张老照片每日刊登,并在本地和中国举办摄影展,呈现早报新闻的缩影。郭丽娟说:“不少人举家大小前去看摄影展,父母看展时也会跟孩子解释当年的情景和经历了什么。特别有意思的是冠病期间的照片,很多人看到后都惊叹,原来两年时光已然过去,也回想起当时的种种遭遇。”

获书画家林子平赠予彩墨巨画 让筹委会倍感鼓舞

102岁书画家林子平今年6月赠送一幅彩墨巨画《百年根深》给早报,让筹委会倍感鼓舞及感动。林炜扬说,林老先生花了三天完成这幅画,其间虽然需要帮佣搀扶,仍坚持创作,只因想给报馆送上一份礼物。“期颐之年的他有这份表示,我们更要秉持初心,迎接挑战。”

今年7月8日和9日的周末,伴随着新谣和民歌金曲,5000多名观众与早报相约,在新加坡体育城华侨银行广场齐唱经典老歌,共度难忘的夜晚。

今年7月8日和9日,5000多名观众与早报相约在新加坡体育城华侨银行广场齐唱经典老歌,共度难忘的夜晚。图为筹委会成员及其他同仁在演唱会后合影留念。(游桂娥提供)
今年7月8日和9日,5000多名观众与早报相约在新加坡体育城华侨银行广场齐唱经典老歌,共度难忘的夜晚。图为筹委会成员及其他同仁在演唱会后合影留念。(游桂娥提供)

陈能端说,起初想筹办一场嘉年华会和演唱会相连的活动,希望可吸引各年龄段的读者。原本的设想是早上举办适合家庭参与的嘉年华会,让年长读者带着年轻一代认识早报,晚上再接着举行演唱会。

然而,考虑到空间有限及人流管控等问题,要在同一个场地办好嘉年华和演唱会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最终决定把心力集中在演唱会。两晚的早报演唱会获得观众一致好评,他们哼唱着熟悉的歌曲,共谱与早报庆生的集体记忆,让筹委会欣慰当时做的决定是正确的。

提及迄今面对的挑战,郭丽娟说:“作为主席,我得顾虑大家工作上的难度和团队之间如何配合。但后来我发现,同事都很有奉献精神,不能说完全合作无间,但会并肩努力克服困难。”

郭丽娟举例说,若有人凌晨在群组内抛出问题,大家都会积极讨论,一同解决问题,这是难能可贵的。

陈能端指出,除了早报同事,筹委会也要特别感谢华文媒体集团属下各部门的同事,如营运与文化事业群的伙伴关系与品牌活动组同事,承担起大部分活动的策划和物流等工作。她说,筹备活动有许多看不见的“眉眉角角”,应该如何安排流程及招待嘉宾,甚至发邀请函都是一门艺术。

杨萌说,伙伴关系与品牌活动组同事,一看场地就能估计需要摆放多少张椅子、椅子与荧幕之间应该保留多少距离等,真的让人佩服。郭丽娟说:“我们都是一群做新闻的人,接到重任后突然要身兼许多活动筹备的工作,这不是我们的专长,幸好有他们在背后成为我们最大的支持力量。”

林炜扬总结道,筹办活动的过程,不仅对筹委会,对其他同事来说,都受益良多,让大家更理解读者想要什么。“在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读者对《联合早报》这个品牌的热爱。尽管有些活动碰上大雨,他们仍不畏风雨地出席,或撑伞或穿雨衣,全程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