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逾三成冠病康复者出现“长期后遗症”

字体大小:

牛津大学一项研究发现,37%的冠病患者在康复后3至6个月内出现至少一种长期后遗症。由于症状可持续时间久,研究者又称其为“长期冠病”(Long COVID)。

这项研究对美国超过27万名冠病康复者展开问卷调查,共统计出九种症状,最常见的为焦虑、呼吸异常和腹痛。具体分布如下图:

研究还发现,冠病后遗症在曾住院和重症患者身上出现更为频繁,在女性康复者身上出现的概率也略微高于男性。

就具体症状而言,年长者和男性出现呼吸困难和认知问题的概率更高,年轻人和女性出现头痛、腹痛、焦虑和抑郁的概率更高。

然而,对于长期冠病后遗症的成因、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该研究并未得出结论。

中国研究:多数病患需至少一年完全复原

一项针对中国武汉金银潭医院冠病患者的研究也发现,约半数患者出院一年后仍有至少一项持续症状。

该研究共追踪1276名患者,调查长达一年,结果于今年8月28日发表于医学期刊《柳叶刀》。

该研究统计冠病后遗症多达16项,包括常见的疲劳、头痛等,以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症状(如睡眠困难、脱发、味觉障碍等)。具体分布如下图:

研究表明,部分后遗症随着时间推移显著消退,至少有一种后遗症的比率从六个月的68%下降到12个月的49%。尽管如此,对于多数患者来说,他们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发病前的健康状态。

另外,该研究也表明女性冠病康复者受后遗症影响更大。女性出现焦虑和肌肉无力症状的概率分别是男性的2倍和1.43倍。

另一项发表在《柳叶刀》的研究追踪了56个国家的3762名确诊或疑似冠病患者后发现,91%以上的患者需要至少35周才能恢复。近半数人需要减少工作时间,超过22%的人由于持续不适无法工作。

瑞士今年8月发布的两项研究发现,大约20%至25%的成人和2%的儿童会出现长期冠病症状,症状包括疲劳、气短、头痛、味觉和嗅觉丧失等。瑞士日内瓦大学附属医院自2020年夏天起便设置门诊,提供针对长期冠病病症的治疗。该医院对于长期冠病病症的追踪调查仍在进行中。

英国国家统计局今年4月也发表过一项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冠病后遗症的研究。2至11岁染疫儿童有9.8%在确诊五周后仍有症状,7.4%在确诊12周后仍有症状。12至16岁儿童在五周和12周后仍有症状的比率分别为13%和8.2%.

新加坡今年7月也曾发布一项针对长期冠病症状的研究。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针对三家公共医院288名冠病康复者的调查发现,返院复诊的183名患者中,每10名中有一人在染疫半年后仍出现咳嗽和呼吸急促的症状。持续性疲劳、晕眩和失眠的症状也有出现,但较为少见。

早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呼吁各国优先考虑开展关于“长期冠病”的研究。目前,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已投入超过10亿美元用于冠病长期影响研究,英国也已投入近2000万英镑用于多项研究。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