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综合电)美国总统拜登在第二届美国—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峰会上承诺协助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并宣布与库克群岛和纽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拜登星期一(9月25日)在白宫会见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国领导人时表明,美国要与他们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他说:“美国致力于确保一个自由、开放、繁荣与安全的印度—太平洋地区。我们致力于同坐在这张桌子前的所有国家合作,以实现这个目标。”
针对太平洋岛国最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拜登说:“我们听到了你们对海平面上升发出的警告,这个问题对你们的国家构成了生存威胁。我们听到了你们的呼声,你们要求保证自己不会因气候危机而失去国家地位或联合国会员资格。今天,美国要表明,这也是我们的立场。”
拜登承诺与美国国会合作,为太平洋岛国提供2亿美元(约2.74亿新元)的额外经费,协助它们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刺激经济增长、打击非法捕鱼,以及改善公共卫生。
他还宣布,美国承认太平洋岛国库克群岛(Cook Islands)和纽埃(Niue)是“主权和独立”国家,并将同两国建交。库克群岛和纽埃的总人口虽然还不到2万,但却构成了南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庞大经济区。
美国期望抗衡中国在太平洋影响力
此次峰会显示,长期被忽略的太平洋岛国如今日益受到美国重视。拜登没有在讲话中提到中国,但美国官员承认,美国重新拉近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与中国日益扩大的地区影响力有关。
美国和澳大利亚等盟友担心,中国对这些岛国展开大规模外交攻势,正使它们向中国靠拢。2022年,所罗门群岛与中国签署安全协定,更引发中国可能在当地建立军事基地的担忧。
太平洋岛国部分领导人缺席
美国—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峰会的18个成员国都参与了这场峰会,但并非所有国家都由领导人出席,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就以“国内问题”为由缺席,派外长代他与会。美国官员说,华盛顿对此感到“失望”。
新上任的瓦努阿图总理基尔曼也因为要参加议会的表决而缺席峰会。中国是瓦努阿图最大的外国债权国,两国上个月签署了警务合作协议。
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弘教授接受中通社采访时说:“两位总理以符合外交礼仪的理由缺席会议,某种程度上展示出对美国霸权行为的反感。”
澳洲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太平洋岛屿项目主任基恩(Meg Keen)则告诉路透社:“太平洋岛国欢迎美国与这个地区重新接触,但不希望地缘政治争端导致军事化升级。”
根据峰会的联合声明,美国和太平洋岛国同意于2025年举行下一届峰会,之后每两年进行一次政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