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宪法法院周一宣布,驳回国会对总理韩悳洙的弹劾案。这一裁决使得韩悳洙在停职87天后,正式恢复总理及代理总统职务。

韩国宪法法院星期一(3月24日)上午10时举行对总理韩悳洙的弹劾审判,裁定驳回动议。在八名法官中,五人提出驳回意见,一人提出成立意见,另有两人提出不予受理意见。

反对弹劾的五名法官中,有四人认为韩悳洙暂停任命国会推举的三名宪法法院法官人选属于违宪违法行为,但“尚不足以构成背离民意,因此不能成为解除职务的依据”。

此外,法官还指出,关于韩悳洙在代理总统期间涉入戒严讨论的指控,以及他是否造成国家动荡的问题,都未构成违宪。

随着判决出炉,韩悳洙当天立即返回首尔政府大楼办公。他在公开发言中感谢宪法法院的“明智裁决”,并强调将全力以赴处理国家紧急事务。

延伸阅读

韩政坛迎“激荡一周” 三大司法节点引爆局势变动
韩政坛迎“激荡一周” 三大司法节点引爆局势变动
韩在野党再发起弹劾动议 矛头直指代总统崔相穆
韩在野党再发起弹劾动议 矛头直指代总统崔相穆

他说:“政治不应有左派与右派之分,国家前进才是更重要的目标。人民已经对两极分化的政治发出明确反对信号。”他还承诺将推动政府与民间的协作,应对全球局势变化,确保韩国在地缘政治动荡中持续发展。

宪法法院裁决公布后,执政党第一时间表达欢迎,称这次判决“有效遏制在野党的政治暴走”,并期待法院在即将进行的尹锡悦总统弹劾审判中,也能展现出相同的理性与立场。

然而,在野党方面则持保留态度,认为法院此举更多是出于“最小化国政混乱”的策略考虑,可能为应对尹锡悦案而提前设定基调。在野阵营私下也透露,宪法法院内部法官意见分歧显著,对即将展开的总统弹劾案仍存高度不安,强调“绝不能掉以轻心”。

本次判决也未对外界高度关注的“紧急戒严前国务会议”是否合法作出明确判断,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根据《宪法》及《戒严法》规定,戒严的宣布与解除必须经过国务会议审议。宪法法院并未就此关键程序是否合规表态,被视为有意回避争议焦点。

西江大学法学院教授任志峰分析称:“法院可能为了避免提前释放对尹锡悦总统弹劾案的立场,刻意未就戒严程序表达看法。”

此外,韩悳洙在担任代理总统期间,也曾被指控涉嫌“内乱罪”,这与尹锡悦弹劾案中的部分指控相似。然而,宪法法院在当天的判决书中并未单独提及这一部分,引发外界进一步解读。

一些观点认为,法院可能认为有关指控并不成立,因而未予提及;但也有分析指出,这或许是为了避免对尹锡悦弹劾案释放“暗示信号”。

有法律界人士认为,这种“沉默即暗示”的做法,实则体现宪法法院在高敏感度案件中采取的谨慎立场。

未公布尹锡悦弹劾案具体宣判日期

截至星期一(24日),宪法法院仍未公布总统尹锡悦弹劾案的具体宣判日期。外界普遍预测,最早可能在本星期五(28日)裁决,另外也不排除延至4月。

同时,尹锡悦还将面临刑事审判。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宣布,尹锡悦涉嫌“内乱首谋”等罪名的案件,将于4月14日上午10时正式开庭,标志案件进入实质审理阶段。

随着宪法法院即将作出判决,首尔安保压力骤增。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多国驻韩使馆已向本国公民发出安全提醒。

新加坡驻韩国大使馆发声明称,尽管日常生活基本正常,但预计在首尔安国、光化门、汝矣岛、汉南洞等地将爆发大规模示威,呼吁在韩侨民提高警惕、避开抗议区域,并密切关注当地新闻与政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