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综合电)以色列与伊朗结束为期12天的军事冲突,为加沙停火带来破局契机。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说,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的军事行动取得“胜利”,为释放以方人质创造了“许多机会”。
内坦亚胡星期天(6月29日)对安全部门官员讲话时指出:“这场胜利后,开启了许多机会。首先是营救人质。当然,我们还必须解决加沙问题,击败哈马斯,但我相信这两个目标我们都将实现。”
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同日宣布,推迟内坦亚胡就贪腐案出庭作证的时间,理由是他正处理“高度机密的外交与安全事务”。这一决定与内坦亚胡的最新言论引发外界猜测,以哈谈判或正取得进展。
据报,美方提出一项为期60天的初步停火方案,包括哈马斯释放一半人质,以换取以色列释放部分巴勒斯坦囚犯及归还遗体;协议的第二阶段将在人质全部释放后,再行磋商永久停火。
和伊朗关系密切的哈马斯一直坚持谈判必须促成永久停火,以色列则倾向保留军事主动,仅愿接受临时停火协议,使以哈停火谈判陷入僵局。
代表人质家属的民间组织星期天发表声明,对内坦亚胡“在20个月后,终于将人质问题列为优先事项”表示欢迎。据以方统计,哈马斯于2023年10月突袭以色列时共劫持251名人质,至今仍有至少49人尚未获释,包括以军认定遇难的27人。
除了营救人质,内坦亚胡在致辞时也说,“更广泛的地区机会正在出现”,但他没有进一步说明。
以色列外交部长萨尔星期一(30日)则在记者会上指出:“以色列有意扩大《亚伯拉罕协议》的和平与关系正常化范围。我们有意将叙利亚和黎巴嫩——我们的两个邻国——纳入这个圈子,同时保障以色列的根本和安全利益。”
不过他也表明,以色列不会就戈兰高地问题进行谈判,“戈兰高地将继续是以色列的一部分”。
以色列在1967年占领了原属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但联合国至今未承认其主权。
《亚伯拉罕协议》由特朗普政府于2020年主导促成,迄今已实现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及摩洛哥建交,重塑了中东地区外交格局,而华盛顿据悉正尝试拓大协议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