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敦法新电)尽管各国政府尝试制定深海采矿规则,但科学家警告,目前还不清楚是否有可能恢复受损的海底生态系统,这一过程需要多长时间也尚不可知。

国际海底管理局日前在牙买加开会,讨论制定管理深海采矿的全球准则。与会科学家在会议上介绍海底保护研究项目“深海生态修复计划”(DEEP REST)的研究成果。

法国海洋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萨拉钦(Jozee Sarrazin)说:“我们观察到,经过一段时间,也就是几年,海底生态系统并没有恢复。就算有可能恢复,也需要很长时间,我们还没掌握相关数据,无法判断需要100年还是1000年。”

海底是地球上仅存的未开放区域之一,蕴藏着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生产所需的矿产,尤其是太平洋中部海底含有钴、镍、铜和锰等重要元素的多金属结核。

急于开采这些多金属结核的公司声称,可以在对深海环境危害最小的情况下进行开采。海洋保护者则认为,这类新兴行业将威胁到那些尚未被充分了解的孤立生态系统。

延伸阅读

国际特稿:深海采矿辟新战场 肆意挖宝生态难保
国际特稿:深海采矿辟新战场 肆意挖宝生态难保
联合国海洋大会吁严格管制深海采矿
联合国海洋大会吁严格管制深海采矿

目前估计有数百万种生物生活在漆黑且寒冷的深海海底。在太平洋发现多金属结核的大片海域,栖息着海绵、软珊瑚或海葵等动物。科学家指出,这些动物只存在于这些区域,因为它们附着于结核的坚硬基质。

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的生物学家戈纳尔(Sabine Gollner)建议,应把深海海底生态系统的修复目标,纳入国际海底管理局当前的深海采矿准则谈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