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和日本率先达成贸易协议之际,韩国政府面临空前的通商压力。尽管韩方计划将大米、牛肉等非关税壁垒与汽车、钢铁等主力出口商品的关税打包纳入谈判,但若在农畜产品上让步,恐引发农界与制造业强烈反弹,政治风险陡升。

韩国执政党星期三(7月23日)说,在美国将于8月1日对韩国产品加征25%对等关税的最后期限前夕,韩国通商部门正加速敲定最终协商筹码。当前讨论方案包括扩大美国农畜产品进口、放宽检疫标准等,但其中尤以开放大米进口与允许30个月龄以上美牛进口争议最大。

据了解,2008年,时任总统李明博正是因恢复美牛进口而引发全国烛光示威,执政基础一度动摇,韩国政界担忧历史重演。

同时,特朗普政府坚持“先达成协议、后举行首脑会谈”,而韩方则希望通过“一揽子妥协”换取美方让步,双方战略显现分歧。韩方拟争取将汽车关税由25%下调至12.5%,并寻求钢铝等领域关税减免,但美方并未将“扩大对美投资”视为有效交换条件。

相较之下,日本已承诺5500亿美元(约7031亿新元)投资换取关税下调,韩方压力更甚。

延伸阅读

韩贸易代表抵美出席“2+2”经贸磋商
韩贸易代表抵美出席“2+2”经贸磋商
韩美关税谈判冲刺 韩国拟对农产品市场作“战略性让步”
韩美关税谈判冲刺 韩国拟对农产品市场作“战略性让步”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还将“朝鲜合作”纳入谈判议题。

韩国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造船业界曾于5月与访韩的美国贸易代表部官员接触,展示韩方对朝项目潜力,并传达对经济合作的积极意愿。

官员称,朝鲜合作已成为目前谈判桌上为数不多的战略筹码之一,但这是否能转化为实质关税让利仍存变数。

据悉,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正在第二次访美期间进行闭门磋商,试图缩小双方在通商议题与首脑会谈安排上的立场落差。

韩方认为,尽管美方可能在非关税壁垒及朝鲜经济合作领域展现一定灵活性,但在25%相互关税问题上仍高度强硬。截至目前,与美达成类似协议的国家中,尚无一国成功争取到全面免除。

美国贸易代表处前高级官员沃恩星期二(22日)在华盛顿说,即便韩国扩大对美投资,也难以撼动钢铁与汽车领域的关税结构,因美方不会放弃这两个核心产业。他指出,韩国作为主要出口国,难以动摇《贸易扩张法》第232条下的关税体系。

他强调,韩国所谓以投资换减税的策略在美方看来并不成立,因为无论关税如何,韩国都会继续投资,这无法构成让步。他并质疑韩美自贸协定成效,称其未能实现美国原有预期,美方对韩出口受限,合作可持续性堪忧。

他表示,在美国经济稳定、时间优势在握的情况下,“越晚达成协议,代价越高”,他敦促韩方尽早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