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综合电)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召开的新一轮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谈判陷入僵局,不只进度缓慢,184国代表对拟议中的协定广度和深度也莫衷一是,严重分歧。

谈判周二(8月5日)启动,预定来临周四(14日)结束。如今会期已过了一半,会议主席巴尔迪维索周六警告,与会代表必须突破框架,才有希望达成协议。

巴尔迪维索指出,周四不只是一个最后期限,而是“我们必须兑现承诺的日期”。他感叹道:“一些条款仍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达成共识方面进展甚微。”

与会代表最大的分歧在于有些国家要聚焦于塑废料的管控和处置,其他国家则希望达成更深远的条约,既减少塑料的生产,也禁止使用最有害的化学物质。

一名外交官透露,代表们正抓紧星期天休假日召开非正式会谈,设法打破僵局。如果无法取得突破,会议将半途而废。

延伸阅读

报告:塑料危害各年龄层 健康成本达1.93万亿元
报告:塑料危害各年龄层 健康成本达1.93万亿元
海洋面临“紧急情况” 联合国海洋大会聚焦海洋保护及所需资金
海洋面临“紧急情况” 联合国海洋大会聚焦海洋保护及所需资金

此次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导的谈判,源于2022年各成员国达成的重要决议——在两年内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以终结塑料污染危机。

各国迄今已举行五轮谈判,其中去年底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五轮也是最后一轮谈判宣告失败,各国于是同意今年在日内瓦再次聚首。

这次经过四天谈判,草案文本已从22页膨胀至35页。由于各国提出了大量相互矛盾的愿望和想法,文本中的括号数量几乎增加了四倍,达到近1500个。

会议的任务其实是审查塑料从生产到污染的整个生命周期,但一些国家对如此广泛的范围感到不满。

主要由产油国组成的“志同道合集团”拒绝限制产量,而希望谈判专注于塑废料处置。代表发声的科威特坚持:“让我们就我们能够达成一致的内容达成一致。共识必须是我们所有决策的基础。”

代表阿拉伯集团发言的沙特阿拉伯也表示同意,称负责任的做法是开始考虑哪些文本内容“可能因为不可调和的分歧而最终无法达成”。

不过,由于各方真正达成一致的内容很少,乌拉圭警告,共识“不能成为不实现目标的借口”。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说:“尽管谈判笼罩在迷雾之中,但我还是感到非常鼓舞。”她坚称“肯定有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塑料污染无处不在,从最高的山峰到最深的海沟,甚至人体的几乎每个部位,都能发现微塑料的踪迹。

全球每年生产超过4亿吨塑料,其中一半用于一次性用品。据估计,到2060年,塑料产量还将增长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