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都东京市中心的屋价和地价高涨,日本人安家越来越不易。为了满足人们的住屋需求,日本建筑商在面积不到50平方米的地段建造一栋三层楼高的所谓“铅笔屋”,上下厕所都得爬楼梯。目前,这类房子深受年轻家庭欢迎。

此类小型住宅的布局通常是一楼设停车场和浴室和厕所,二楼是客厅,三楼是卧室。但媒体对这种小房子的二手市场并不看好。此外,由于房子的维修费高,这类房产日后会成为屋主老后的负担。

日本房地产信息网站“Mansion Review”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以东京为主的城区,面积小于50平方米的住宅在2024年统计为1733个,比2018年初次统计时增加了34%。东京23区内也正处于“铅笔屋“建设潮中,占了新建住宅总量的16%。

东京的大田区目前是小型住宅供应量最大的地区。据日经报道,这个地区因为人口老龄化导致土地、房屋以及废弃小型工厂放出量大。建筑商标到了土地便将之划分为50平方米以下小方块出售。因此,比公寓还便宜的小型住宅如雨春笋般冒出。

一名小型独立式住宅建筑商说:“将土地分割成块,这样很多人买得起。而且,买主可以自行设计房屋,我们无需担心库存问题。”

延伸阅读

国际特稿:地方创生治凋零 日本乡村可回春?
国际特稿:地方创生治凋零 日本乡村可回春?
中国热钱滚入日本 旧楼房租高涨疑似逼迁
中国热钱滚入日本 旧楼房租高涨疑似逼迁

据日本房地产经济研究所,2024年,东京市内公寓的平均建筑面积为66.42平方米,比10年前减少7%。可是,占地面积50平方米的小型独立式住宅,虽然房屋是多层,但其使用面积可在70至80平方米左右。

铅笔屋的买主大多是因为预算低,且又希望居住在东京市内交通便利地方的人们。它尤其吸引东京小康家庭,因为他们不愿负太大的的房贷负担。

一名30多岁的科技公司职员在大田区、距离车站步行距离可达的地点买了一栋小型独立式住宅,售价是6000万日元(约50万新元)。他说:“妻子是全职家庭主妇,不得不独自贷款,而且预算有限。选择住在东京也因为这里的育婴福利好。”

在一家成药公司任职的小林满(43岁)和妻子爱丽(35岁)本来要买公寓,最后因为预算问题,决定买50平方米的土地,打算建一栋四层楼小洋房,屋顶要设计成空中花园。

小林在接受《联合早报》的访问时说:“我们所住的地区(东京23区)的70平方米公寓价格都在1亿日元以上。现在,能在同一区买得起的就是这套约7000万日元的两房一厅四层楼小型独立式洋房。”

不过,两人也指出住宅结构的缺点,尤其是晚上要去个厕所都得上下楼梯,这很不方便。“年纪大了,这栋住房恐怕难以继续居住。”

日经新闻指出,自建筑材料成本飙升和公寓价格高涨后,城区的小型独立式住宅数量急剧增加。但令人担心的是,这类房子的宜居性和资产价值。

2024年挂牌出售的20年屋龄独立式洋房价格虽然涨了13%,但小型独立式住宅的成交价总体偏低,其中一个原因是小型住宅的屋檐较小,外墙粉刷的频率更高,维修成本高。而且,因为地段没有剩余的空间,在重建和维修时会给邻居带来干扰。

据报道,日本的老龄化也导致房产价值下降。东京到了2045年,65岁以上的独立房业主的比率将比2020年上升五个百分点,达到32%。专家认为,楼梯多的铅笔屋显然不适合日本的高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