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佐治亚州被移民当局拘留八天的300多名韩国劳工周五(9月12日)顺利返国。但与此同时,美国加大对韩国在贸易协定上的施压力度,使本已紧张的韩美关系再添变数。
获释的316名韩国公民及14名外籍人士搭乘包机抵达仁川国际机场。机场内,早早聚集的家属难掩激动与愤怒。
一位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员工的妻子李某(43岁)哽咽说:“丈夫是持B-1商务签证赴美出差,原定11日回国,却无故被拘留,实在太冤枉了。一开始还以为是诈骗电话,直到确认身份,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另一位家属愤怒说:“这些人既不是罪犯,也不是非法移民,为什么会遭到如此对待?”
这起事件在韩国社会引发强烈舆论反弹,不少媒体和政界人士批评美方做法“粗暴”、“毫无交代”,敦促政府坚决捍卫国民权益。
然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11日接受CNBC采访时公开对韩施压,称“日本已签署协议,韩国也没有回旋余地。要么签约,要么缴税,没有灵活性”。
舆论认为,美方意图清晰,即要求韩方尽快接受早前框架协议中的贸易细节,否则对等关税率将从15%回升至25%。
韩国总统府对此回应称,协商必须建立在“合理与公正”基础上,政府将以国家利益为首要原则,拒绝在外部压力下草率签约。
一位总统室高级官员透露,目前谈判气氛紧张,政府已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据悉,产业通商资源部长金正宽已于10日赴美,目前在纽约与美方就关税与投资结构展开后续磋商。韩方倾向通过贷款或担保方式支持本国企业参与合作项目,美方则要求韩方提供现金出资,并由美方主导项目分配。
多名韩美关系专家警告,劳工拘留事件可能成为双边关系的“转折点”。
布鲁金斯学会韩国问题首席研究员安德鲁·杨接受韩联社采访时说,此次大规模拘留事件的严重性甚至超过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引发的韩国汽车补贴争议,韩国或因此在对美关系上采取更强硬立场。
同时,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摊、以及美军在印太战略调整中可能涉及的驻军裁减议题,也成为韩美安保合作中日益敏感的问题。
前美国驻韩大使拉布森警告:“当前韩美在安保核心议题上尚未达成一致,双边关系正面临极具挑战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