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海军时隔28年再度派遣航母参与五国联防年度军演,借此重申对印太地区与五国联防的承诺,并表明英国的防务战略虽以北约优先,但不意味着只专注北约。
威尔士亲王号(HMS Prince of Wales)将参与9月19日至10月6日间,在马来西亚半岛东南方向水域举行的“五国团结”年度军事演习(Exercise Bersama Lima),这是自1997年以来,英国航母再次参演。
英国驻新加坡最高专员梅塔(Nik Mehta)星期一(9月22日)在记者会上指出,威尔士亲王号访新既是纪念英新建交60周年的重要象征,也为两国在防务、科技与经贸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创造机会。
威尔士亲王号长284米、宽70米,排水量6万5000吨,可容纳1600人和搭载36架F-35B型战斗机与四架灰背隼型(Merlin)直升机,是英国皇家海军所拥有的两艘航母之一。
英国航母打击群司令布莱克莫尔(James Blackmore)强调,这次远航的核心目的,在于展示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的全面作战能力,并增强与区域伙伴的协作。
他说:“我们来这里也是想说明,所谓‘北约优先’并不等于‘只有北约’。我们会和印太伙伴紧密合作,一起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这在欧洲-大西洋和印太地区同样重要,两个地区是密不可分的。”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斯托里(Ian Storey)告诉《联合早报》,威尔士亲王号参与五国联防(Five Power Defence Arrangements,简称FPDA)演习,凸显英国重视与新马两国防务关系,也表明英国仍在支持五国联防的制度框架。
五国联防安排是由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于1971年设立的。
英国政府今年7月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2025》将欧洲-大西洋列为首要优先区,并明确美国为“英国最重要的防务与安全盟友”。文件同时指出,俄罗斯、中国、伊朗与朝鲜等国在跨战区的协同行动,凸显了欧洲-大西洋与印太安全的相互关联。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堪培拉分校政治学名誉教授塞耶(Carlyle Thayer)受访时说:“这正是英国将皇家海军航母打击群部署到印太地区的战略理由。”
FPDA军演也是英国代号“高桅行动”(Operation Highmast)演习的一部分。“高桅行动”是一项以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为核心、为期约八个月的远洋部署,汇集约12国舰艇、飞机与人员,并在航行期间,与30多国开展联合演习与访问。
塞耶指出,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赴印太执行“高桅行动”,旨在用实际部署传递多重信号:一方面彰显英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拥核大国的全球影响力及远洋投送能力,维护贯穿印度洋至南中国海、对英贸易至关重要的海上通道;另一方面,在美军部署受限时填补战力真空,为地区安全提供补充力量、强化与区域伙伴的防务互信,并推动欧洲在印太的存在。
但有分析认为,鉴于英国在资源与后勤方面的限制,以及盟友对部署优先方向存在分歧,航母远航在某种程度上更多是象征性,属短期的政治信号,难以带来持续的战略回报,且还伴随明显的风险与机会成本。
斯托里表明,英国航母打击群此行的主要目的,并非对印太地区施加直接的战略冲击,而是以实际部署展示英方对这地区的承诺,并借此深化与盟友和伙伴的防务联系。
但他补充道:“这项部署一年多前就已规划。自那时以来,形势已发生变化。英国对印太的‘倾斜’政策因此必须重新校准。不过,这并不排除未来英航母每隔约五年再次访问这个地区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