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巴黎综合电)根据一份内部文件,美国军方正在研究是否在加沙地带附近建立一座可容纳1万人的临时基地,供国际稳定部队使用,以监督以色列与哈马斯停火协议。
据彭博社看到的一份“信息征询书”,美国海军正在向一批获得资格预审的公司寻求报价,并将潜在选址标注为“以色列、加沙地带附近”,其中要求包括承包商需提供“全面的安全计划,涵盖出入控制、威胁应对和大规模伤亡应急措施”。
不过,知情人士称,信息征询书并非正式招标文件,也不代表未来一定会签约,但可反映联邦机构希望从私营企业获得的服务方向。
据一名美国官员透露,这份文件是为在以色列南部建立部队基地的初步规划步骤。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说,预计一支负责监督以哈停火协议的国际部队将很快进驻加沙。
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言人霍金斯说,目前美军正与国际军事伙伴合作,制定部署国际部队的潜在方案,但重申不会向加沙部署任何美军。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说,白宫尚未批准这类计划,并称这份文件“只是军方内部一些不知名人士随意制作的一张纸”。
以色列军方则回应说:“我们正与美国及其他伙伴就加沙的未来进行合作,目前有不同的方案。”
根据特朗普早前提出的20点和平计划,一支由阿拉伯和盟友组成的国际部队将在以色列军队撤离后稳定加沙局势,而加沙治理权最终将移交给改革后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马克龙警告以色列勿吞并西岸
对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星期二(11月11日)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晤后,承诺在加沙战事结束后举行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
阿巴斯和马克龙也宣布成立一个“巩固巴勒斯坦国”的联合委员会,协助起草巴勒斯坦的新宪法。阿巴斯还呼吁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国。
法国早前承认巴勒斯坦国。马克龙强调,中东地区的长期稳定依赖于落实“两国方案”,并警告以色列若吞并约旦河西岸将触及“红线”,引发欧洲的强烈反应。
当天稍早时候,法国《费加罗报》刊发阿巴斯专访文章。阿巴斯谈及解除哈马斯武装的必要性,表示巴勒斯坦将只有一支武装力量,即巴勒斯坦国家军队。
加沙停火极为脆弱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生效已有一个多月,以色列与哈马斯摩擦不断,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协议,停火总体上得以维持但极为脆弱。
巴勒斯坦分析人士穆斯塔法·易卜拉欣告诉新华社,加沙民众仍在承受苦难,虽然停火营造了相对平静的氛围,但这份平静“极为脆弱”。
他表示,虽然有20余国领导人参加了10月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有关加沙停火的峰会,但各国实际行动不多。以向加沙部署国际稳定部队为例,土耳其有意参与,但遭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反对;阿联酋、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则态度谨慎,不愿在缺乏明确保障的情况下派遣部队或为重建投入太多资金。
据报道,驻扎在加沙南部拉法市的以军部队持续展开清理行动,摧毁残余的哈马斯地道网络。以军多次指责武装人员从地道中现身向以军开火,并以此为由发动炮击和空袭。哈马斯则否认违反停火协议,并指责以色列袭击平民等行为违反停火协议。
加沙卫生部门11日发表声明说,停火生效以来,以军袭击造成245人死亡、623人受伤。
本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女婿库什纳在以色列与内坦亚胡讨论了加沙停火第二阶段的相关议题,包括解除哈马斯武装、实现加沙地带非军事化、确保哈马斯未来不会掌控加沙以及在加沙部署国际稳定部队等。专家普遍认为,相比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谈判达成协议会更加困难。
易卜拉欣说,停火第一阶段主要涉及人道主义和临时性安排,第二阶段则涉及根本性的政治和长期安全问题。以色列寻求对自身安全的完全掌控,哈马斯及其他巴勒斯坦派别则要求获得政治承认并结束以方对加沙的围困。如果缺乏国际监督机制和切实保障,达成可持续的协议将极其困难。
以色列重新开放加沙北部一口岸
以色列政府12日宣布,以方已重新开放加沙北部被关闭了两个月的齐基姆(Zikim)口岸,允许载有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卡车进入加沙地带。
以色列国防部负责协调向加沙地带运送援助物资的领土内政府活动协调办公室(Coordinator of Government Activities in the Territories,简称COGAT)发表声明说,以方已开放齐基姆口岸,援助卡车可经由此处进入加沙地带。在接受以方的安全检查后,援助物资将由联合国及国际组织负责转运。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随着齐基姆口岸的重新开放,通往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通道已增至三处。两个月前,该口岸因以方军事行动而被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