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与美国自上月29日庆州首脑会谈后历经16天谈判,终在11月14日同步宣布正式敲定《联合情况说明书》(Joint Fact Sheet),全面总结双方在关税、安保、能源等领域的关键成果,为韩美同盟“全面升级”定调。
韩国总统李在明14日在首尔龙山总统府表明,韩美一致同意推进韩国建造核动力潜艇,是他“数十年的夙愿”,这也是“地区稳定所需的战略资产”。他强调,韩方成功争取到美国在铀浓缩与使用后核燃料再处理方面的支持,具有历史意义。
经贸方面,美国承诺将韩产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从25%下调至15%,医药品关税上限同样设为15%,半导体等战略产业也获得“最惠国待遇”。
韩国则同意把国防预算提高至GDP的3.5%。双方还确认推进3500亿美元的韩国对美投资计划,其中1500亿美元将投向造船业,由韩方独享收益;其余2000亿美元用于战略项目,由韩美共同委员会筛选并由美国总统最终批准。
说明书也明确写道:“美国已批准韩国建造核动力潜艇,并将在燃料供应方面与韩方紧密合作。”
李在明并透露,美方正讨论将部分美军舰艇建造交由韩国执行。但文件虽未明确潜艇建造地点,但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强调,双方讨论均以“在韩国建造”为前提,并强调推进核潜艇“仅限和平目的,与核武装无关”。
据了解,文件公布延迟的核心原因,是韩美在铀浓缩与核燃料再处理表述上长期存在分歧。现行《韩美原子能协定》严格限制韩国处理使用后核燃料及生产低浓缩铀。最终文本以“符合协定并遵守美国法律”为前提,写入“美方支持韩方民间推进相关程序”。
韩方评价称,这是美方首次在正式文件中公开支持,但外交界普遍认为距离实质性权限扩展仍有差距。
李在明同时宣布,韩国将扩大AI领域投入,与英伟达等企业深化合作,目标是成为“全球三大AI强国”、“亚洲AI首都”。
只字未提“中国”却尽显制华信号 中方吁韩美“不要玩火”
对华关系方面,李在明透露已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共识,会以务实方式加强经贸和人文交流,并称“因立场不同而排斥对方,是极其短视的”。
值得注意的是,《联合情况说明书》中只字未提“中国”,但整体内容普遍被视为显露对华牵制信号,无论李在明讲话或美国白宫公布的版本亦然。
最引人关注的是,文件中强调“以更强的威慑态势,面对不仅朝鲜,也包括对盟友施压的地区势力”,似是直指中国。说明书还重申驻韩美军拥有“战略灵活性”,即美军可在驻扎韩国的同时,应对半岛以外的东北亚局势。
文件还写入“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等表述,直接对应中国对台施压。
中国驻韩大使戴兵批评相关论述“不要玩火”,并对韩国发展核动力潜艇表态“希望慎重处理”。
尽管中国强烈不满,舆论认为,随着韩美合作持续产生成果,外界正期待韩美同盟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迈入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