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彭博电)尽管英国广播公司(BBC)已就争议性纪录片道歉且其高层相继辞职,美国总统特朗普仍坚持威胁要起诉BBC,并索赔高达50亿美元(约65亿新元)。但法律专家认为,特朗普要证明其遭到蓄意诽谤,面临诸多法律障碍。
特朗普星期五(11月14日)在空军一号上告诉记者:“我觉得我必须这么做。”
BBC去年在美国总统选举前一周播出的一部名为《特朗普:第二次机会?》的纪录片中,因误导性剪辑拼接特朗普演讲片段,使其看上去像是在暗示特朗普教唆支持者制造骚乱,特朗普也因此表示要起诉BBC。
但这一起诉行动面临诸多法律疑问。首先,美国法院是否对该案件拥有管辖权并不明确,因为这部纪录片从未在美国播出,且BBC的串流服务对美国地区进行了地理封锁。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还须证明BBC在剪辑这部纪录片时对他抱有“实际恶意”(actual malice)。
雪城大学法学院教授格日耳曼说:“他们必须满足《纽约时报》起诉沙利文案所确立的‘实际恶意’标准,这是一个非常严苛的标准……而特朗普是‘终极公众人物’。”
1964年的“沙利文案”被视为美国诽谤法的重要里程碑,确立了公众人物在诽谤诉讼中,必须证明媒体具有“实际恶意”的高门槛,即明知内容可能不实却仍予以发布。这是美国最高法院为保护言论自由而确立、适用于公众人物的极高门槛。
佛罗里达大学法学院教授利德斯基指出,特朗普要求的赔偿金额完全不现实,“他几乎不可能拿到与之接近的数目……他声称名誉受损,但之后却赢得了总统职位。”
纽约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教授本齐普斯基也认为,特朗普针对BBC的诉讼很可能失败,因为最高法院长期承认“不能以诉讼威胁来压制政治言论”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