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通路透电)美国智库发布报告指出,东南亚大陆2400多个多为非法或未受监管的矿场,可能正将氰化物、汞等有毒化学物质排入河流中,恐危及沿岸人民和农渔产品消费者的健康。
发布报告的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高级研究员艾勒说,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主要河流的许多支流,可能都受到严重污染,“污染规模之大令我震惊”。
研究人员通过卫星图像对366个冲积矿场、359个堆浸矿场、77个稀土矿场的采矿活动进行了分析。冲积矿场多为金矿,也有部分开采锡和银。堆浸矿场则包括开采金、镍、铜、锰的矿场。
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是亚洲第三大河流,支撑着超过7000万人的生计,并向全球出口农渔产品。
艾勒说:“由于湄公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基本不受国家法律和合理法规监管,因此极易滋生无序开采活动。正如我们的数据所揭示的,开采的强度和规模都很大。”
报告指出,采矿释放的有毒化学物质包括硫酸铵(ammonium sulphate)、氰化钠(sodium cyanide)、汞(mercury),造成的污染危及湄公河沿岸数百万人乃至全球消费者的健康。艾勒说:“美国的大型超市没有一家不卖来自湄公河流域的虾、大米和鱼。”
缅甸东部、靠近泰国边境的地区两年前开始出现获中国支持的稀土开采活动,令研究员担心郭河下游地区受到污染。泰国科学研究创新机构人员塔纳彭说,郭河的水样除了测出含有与稀土和黄金开采有关的砷(arsenic)之外,也含有镝(dysprosium)、铽(terbium)等重稀土元素。他指出,若不停止开采,污染将急速加剧。
泰国当局早在今年4月就警告,郭河可能已受到污染,建议沿岸居民停用河水。59岁农民提普被迫改用地下水种植南瓜、大蒜、玉米和秋葵。她看着无法再用的河水说:“感觉像我一半的生命已经死去。”
泰国副首相兼天然资源与环境部长素猜说,泰国政府已成立三个新的工作组,负责协调国际合作、监测矿山对健康影响,并为郭河、赛河、湄公河和萨尔温江沿岸社区提供替代供应。
针对中国支持的稀土开采活动被指污染水源,中国外交部在回答路透社的询问时表示,中方一向要求中企在国外按照所在地的法律和条规进行生产作业和商业运营,并采取严格措施保护当地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