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杞麓湖污染 十名官员被查

字体大小:

两个月前,中国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杞麓湖,因水污染治理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点名: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云南省纪委监委今天(8日)一口气发布了涉及10个人的处理通报。

据《北京日报》​旗下微信公号“长安街知事”报道,被通报的分别是一名厅级干部、四名处级干部被查,五名企业老板因涉嫌行贿被留置。他们均与“玉溪市通海县杞麓湖污染治理”有关。

杞麓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境内,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面积近40平方公里,也是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由于流域内蔬菜种植面积居高不下,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杞麓湖水质长期为劣V类。

今年4月,中央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玉溪市督察发现,当地在杞麓湖污染治理工作中不动真碰硬,为达到水质考核要求,搞样子工程,做表面文章,采取弄虚作假手段,干扰国控水质监测点采样环境,造成水质改善的假象。

比如,玉溪市投资2300万元(人民币,下同,480.01万新元),在监测点周边建成围隔工程,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水域,防止好水流出去、差水流进来;通海县于2020年3月至12月间,投资4.85亿元,陆续在湖边建成六座水质提升站,即从湖中取水,经臭氧净化后再排入杞麓湖。

杞麓湖污染问题并非首次被曝光。早在2016年11月,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就向云南省委、省政府反馈称,杞麓湖水质仍为劣Ⅴ类,要求当地加快通海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

实际上,该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本应于2011年建成投运,但七年过去了,仍未建成。2018年6月,时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的黄润秋,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现场检查发现,当地仍以选址不当、地基沉降、资金不足等理由当作通海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延期的原因。

五年来,杞麓湖水污染治理问题多次被公开点名,背后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当地一些干部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其中就包括时任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此人1966年12月出生,曾任云南省住建厅厅长,2014年8月任玉溪市委书记,2020年6月改任省人防办主任,五个月后落马。

云南省纪委监委的专题片公布,罗应光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为了能顺利“应考”“闯关”,不惜弄虚作假、铤而走险,把杞麓湖水质长期得不到改善的原因简单归结为雨水少,提升杞麓湖水质的根本办法是“靠天老爷赏饭”。

除了懒政不作为,以及大搞弄虚作假,杞麓湖水污染治理背后的腐败问题,也于今日被曝光:玉溪市副市长贺彬,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处长候鼎、一级主任科员王秋红,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文明建设处处长邓加忠(主动投案),云南省环境科学院原高级工程师田军(已退休)等五名干部均涉嫌严重违法。

云南聚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中皇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叶国兵,云南晨怡弘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林柏严,云南福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詹武,银发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市场部负责人魏东,云南澄江云工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浩明涉嫌向国家公职人员行贿,已被留置,配合调查。

官方简历显示,贺彬是河南安阳人,1963年2月出生,长期在生态环保领域工作,曾任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2014年3月任省环保厅副厅长,3年后改任玉溪副市长。他还是致公党云南省委副主委(兼),省政府参事。

记者注意到,退休后被查的云南省环境科学院原高级工程师田军,曾任出现在云南省纪委监委专题片《杞麓湖的呐喊》之中。

原来,为杞麓湖水质提升及其他相关项目做评审的业内专家多达29名,主要涉及杞麓湖水质提升、补水管道向湖心延伸及柔性围隔等三个项目。

该片第五集《“专家”的背书》中披露,田军应公司所邀,帮忙做柔性围隔项目评审。随后,田军找了其所认识的四位专家参加项目评审。简而言之,这些公司把专家评审作为一个子项目承包给田军,田军组成“亲友团”式的专家评审组,这种专家在评审时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