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刷课成中国大学生公开秘密

字体大小:

线上课程成为中国大学生们学习任务中常见的一部分,线上任务也日益多样化,一些大学生为了要用最少的时间成本获得学分或高分数,选择付费刷课,付费刷课也成为一些大学生群体中的公开秘密。

据《中国青年报》今天(16日)报道,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20年底公布,中国平台上线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数量已增至3万2000门,学习人数达4亿9000万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1亿4000万人次。疫情期间,慕课助力高校应对居家学习常态,也正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

一些人从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大趋势中看到商机,设立了刷课平台。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早前以非法控制计算机系统罪,抓获来自五家刷课平台的57个犯罪嫌疑人。警方通报,刷课平台数据显示,单是2019至2020年,购买刷课服务的中国学生超过790万个,刷课数量超过7900万科次。初步统计显示,这些刷课平台的下线各级代理人数已超10万,而且绝大多数也是在校大学生。

提供刷课服务的平台多存在于几大主流社交平台上,学生只要向工作人员提供账号、密码、学校名称,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刷课内容包括视频、课件、作业、考试。

一名物理学专业大学生刘秀透露,她在微信群里看到付费刷课的广告,于是用5元(人民币,1.36新元)一门课的价格刷了几门网课。她说:“我主要刷些公共基础课,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大。我希望在大一就把通识选修课的学分修满,为接下来学习专业课减轻负担。”

专家认为,除了要呼吁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自律意识之外,也更应反思大学的网课究竟出了哪些问题,让大学生们“宁刷不上”。此外,学生“刷课”更反映出一些大学老师的不负责任,他们不加筛选地把网课任务扔给学生,只要达到观看时长,就认为学生已经学好学会,这种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不可取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何芳认为,大学生选择“刷”与“不刷”,实际上是在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一种资源配置。

陈何芳说:“这些学生经过多年的竞争进入大学,实际上一直处在资源的筛选中。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时间精力、兴趣、特长、人生发展如何安排都会有自己的思考,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将精力放在看网课上,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不是自己的‘刚需’,它无法为自己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发展带来好处。作为学校,应当重视并且认真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选择,而不是无差异地统一要求上网课。”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郭文革则说:“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线上教学而言,老师对学生的第一个服务就是筛选优质内容,而不是笼统地推荐一门慕课课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