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丑陋的中国人》应“功成身退”?

柏杨生前与妻子张香华的合照。柏杨2008年去世,享年88岁。(互联网)
柏杨生前与妻子张香华的合照。柏杨2008年去世,享年88岁。(互联网)

字体大小:

一本30多年前出版的书,本周突然在海峡两岸引起讨论。

这本书,就是已故台湾作家柏杨(本名郭衣洞)1985年出版的《丑陋的中国人》。

事缘台湾国中一年级的国文教材,想收录《丑陋的中国人》摘文,出版商找上82岁的柏杨遗孀张香华谈授权,却被一口回绝。

据媒体报道,张香华拒绝授权的理由是:

一、柏杨1984年发表以“丑陋的中国人”为题的演讲时,对象是成年人,对于还没建立起民族自信的国一学生而言,内容并不适合。

二、台湾执政者推行教育“去中国化”,在没有中华文化价值观与认同的前提下,国中教材收录《丑陋的中国人》其心可议,当局是利用该书来“辱华”。

三、柏杨生前说过,当中国文明进步了,那就可以不要看这本书了,甚至要废除这本书的发行。张香华认为,当下中国文明比30年前已经进步了,“其他国家都没有中国的扶贫工作做得这么好”,所以,这本书现在就应该停止发行了。

她说,《丑陋的中国人》如今应“功成身退”,与台湾的远流出版社、中国大陆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合约于2024年到期后,不再发行此书,她“甚至希望两岸出版社自即日起便不再出版此书”。

令人毫不意外的,张香华这番讲话在中国大陆赢得一片叫好声——她不但严厉批判了台湾民进党政府的“去中国化”教育,强烈表达了中国民族身份认同,同时也大赞中国文明进步了,形同是说:中国人一路走过来了,已经不丑陋了。

《丑陋的中国人》是怎么样的一本书?

截至目前的一个统计数据,不计入市面上的各种盗版,《丑陋的中国人》至少已经发行超过500万册。

根据公开资料,1984年9月24日,柏杨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发表以“丑陋的中国人”为题的演讲,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缺乏公德”“虚伪”等劣根性,并将原因归结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病毒,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到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

柏杨本人曾经在《吴刚伐树我洗缸》大陆版序文中回忆,当时演讲结束后的场景:“刹那间,我感觉到一片幽静,好像深谷那样的幽静。连一声礼貌性的鼓掌都没有,而听众们却一个一个站起来,纷纷离席。我期待握手、寒暄的情景,没有出现。”

1985年8月,这篇讲稿和另外两场演讲的记录《中国人与酱缸》《人生文学与历史》,一篇访问稿《正视自己的丑陋面》,以及柏杨的三十几篇杂文、近二十篇的回应文章结集出版,书名就是《丑陋的中国人》。

在当年,这本书固然轰动一时,在华人世界中流传广泛,被认为发人深省,但也充满争议。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激烈批评所谓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因素,并认为,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

两岸上世纪80年代的传统文化反思潮

在当时的台湾社会,这种自我反思蔚然成风。早在1979年,柏杨就在名作《中国人史纲》中首度提出了中国“酱缸文化”的著名概念,批判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保守、僵化和陈腐;他在美国爱荷华演讲的那年,龙应台也发表了名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巧合的是,海峡彼岸当时也进入反思的时代,《丑陋的中国人》在中国大陆引发的热潮甚至超过了台湾,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就回忆称,中国大陆的“八十年代人”几乎没有人没有议论过柏杨和《丑陋的中国人》,该书恰好契合了中国大陆当时在经历文革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反思传统文化思潮,为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反思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和佐证。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声音对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提出质疑,有的是因为民族自尊受到了挑战,也有的人认为所谓的丑陋的中国人,只是一种刻板印象而已,因循苟且的腐败,是所有人类文化的共有现象,只是支配者的性质有所差异而已,柏杨痛批的,其实是人性,中国文化不过是背了黑锅,因为柏杨是中国人。

还有一种看法是,虽然书名是《丑陋的中国人》,因文字狱而在绿岛坐了近10年牢的柏杨,写的其实是当年的台湾众生相,矛头直指当时台湾的国民党官场,《丑陋的中国人》因此也可说是一部反抗国民党党国体制与文化的著作。

也曾遭遇文字狱的另一名台湾已故作家李敖,当时就批评柏杨把部分的丑陋当成整体的丑陋,柏杨明知谁是他笔下“丑陋的中国人”,却不敢指名道姓写实,却泛指所有的中国人都丑陋,乃是“懦夫行为”,更指柏杨是当局的“文学侍从之臣”,是“真正的丑陋的中国人”。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有评论说,《丑陋的中国人》部分暴露出了“中国旧式文人缺乏社会科学训练,好大言而少实证的缺陷”。比如,柏杨主张废除方块字,理由竟然仅是“今天打字那么快,计算机那么快”;再比如,柏杨批判孔子,“自从孔丘先生之后,四千年间,没有出过一个思想家”“认识字的人,都在那里批注孔丘的学说,或批注孔丘门徒的学说,自己没有独立的意见,因为我们的文化不允许这样做”。青年时代曾深受《丑陋的中国人》影响的人,如果后来经过学术训练,恐怕会发现今天已经读不下这本书了,其中很多论断会显得过于仓促和情绪化。

一个时代的结束

《丑陋的中国人》不再出版,象征的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本世纪以前,台湾人整体而言都还自我认同是中国人,反思中国人的丑陋,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今天的台湾,像柏杨、张香华那一代人的中国认同,已属濒危,在政治操作下,“中国人”一词渐渐只能搭配“丑陋”。

柏杨1949年到台湾,2008年88岁时去世,目睹了台湾首次政党轮替、民进党上台执政,还因为被奉为台湾人权斗士,当了陈水扁的总统府资政,但那只是开端,他的遗孀张香华则目睹整个蜕变的过程。

独派组织台湾制宪基金会今年8月10日公布的一项最新民调显示,有89.9%的台湾民众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自认为是中国人的台湾民众,不到5%。

对于正在上升、飞跃、强调文化自信的中国大陆,恐怕也难再认同《丑陋的中国人》里的许多论述。

不过,有评论者认为,《丑陋的中国人》现在看来固然有很多问题,却有一种意义将永不过时:自省意识。一个懂得自省和自我反思的民族绝不会是丑陋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