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国际:中概股暴跌原因更可能是互联网监管

字体大小:

中美关于中概股前途命运的谈判再次让市场聚焦中概股困境,然交银国际认为,从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索来看,中概股的暴跌元凶似乎不是当前的美国审计监管,更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互联网监管。

据路透社报道,交银国际周五(4月1日)发表评论指出,回溯了过去十多年中概股经历过的美国合规历史事件,包括2019年提起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2020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的《保护美国投资者远离中概股投资风险》总统备忘录以及HFCAA的正式立法,然而中概股依旧涨得如火如荼,一直到2021年2月。

去年6月《加速HFCAA》提出之后,中概股才开始真正的暴跌;同年下半年,中国加强了对于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监管。中概股自去年2月见顶以来经历最深80%的跌幅。

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说:“从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索来看,中概股的暴跌元凶似乎并不像是当前市场归咎于的美国证交委立法,而更多的很可能是因为互联网监管。否则,为什么美国国会一边立法制裁中概股,但一边中概股却涨势不已呢?”

美国当局此前开始采取行动,如果中国企业连续三年无法提供审计记录给美方检查,这些中资企业将被赶出美国证券交易所。

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称,最近媒体对协议即将达成的猜测“为时过早”;随后中国证监会表示,中方与PCAOB进行了多轮会谈,总体进展顺利,双方的沟通还将继续。

洪灏认为,如果中概股不得不从美国退市回到中国市场重新上市,中国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容量是足够的,虽然新增的融资需求难免将对中国市场造成压力。

该行指出,当前,在美国的中概股总市值大约为1.3万亿美元(1.76万亿新元)。经过过去几年的努力,包括港交所上市制度的改革等措施,已经回归香港市场的中概股市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

到如今,符合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总市值大约为1300亿美元,也就是约1万亿港元;乐观估算至2024年底,满足第二上市要求的中概股公司很可能会带来约2000亿港元的新增融资需求。相对于中概股回归潮之前香港市场每年的IPO融资额平均约2300亿港元的体量来看,中概股回归对于香港市场的流动性冲击理论上应该是可以承受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