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10万人大会释放了什么信号?

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昨天(25日)下午召开,本次会议通知到了中国各省、市、县(区)级别。(互联网)
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昨天(25日)下午召开,本次会议通知到了中国各省、市、县(区)级别。(互联网)

字体大小:

在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两天后,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昨天(25日)下午召开,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

这次会议的规模引起舆论关注,中国媒体估算,与会者超过10万人。

中国国务院为何要召开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性会议,会上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直达县级  规模庞大

这次电视电话会议,通知到了中国各省、市、县(区)级别,与会人士还包括国有企业和金融公司的代表。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以一个接收到会议通知的地级市为例,通知要求市长、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其他党组成员、市级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特邀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而一个区级政府通知的参会者,包括区政府、区政府办全体负责人,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区委工作机关和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场办主要负责人(超过50人)。

一位基层干部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此前国务院也有电视电话会直达县一级,但像现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这么大的阵势的极为少见。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44个,包括973个市辖区、388个县级市、1312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三个自治旗、一个特区、一个林区。

按照上面的估算,这次会议的与会人数达到10万之众,近年来恐怕仅次于2020年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当时冠病疫情刚在中国大规模暴发,《人民日报》的报道称,那次会议的参加者达17万人。

会议主抓落实监督

“10万人大会”的消息一出,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还将它和中共历史上著名的“七千人大会”相提并论。

“七千人大会”于1962年召开,会议对“大跃进”以来的教训进行总结,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毛泽东等领导人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刘少奇、邓小平等此后主持中央日常事务。

刘少奇(左一)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讲话。(人民网档案照)

这次“10万人大会”召开的时机,正处在中国因采取清零政策导致经济形势严峻、社会上也出现各种声音的关头。另外,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一些西方媒体报道称,中共高层内部似乎也存在不同声音,向外传达不同信息。由此,一些政情观察者和网民将“10万人大会”和“七千人大会”之间作了联想。

不过,和“七千人大会”的政治色彩相比,这次“10万人大会”是一次纯粹的经济会议,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并未出席,李克强的讲话也没有传达出高层要明确转变政策的信号,而是着重在对之前政策的落实和监督方面。

据新华社报道,李克强在会上提出,要确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举措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成,为加大实施力度,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六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他并强调,国务院将向12个省派出督查组,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专项督查。

本月23日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实施六方面33项措施,涵盖财政、金融、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等领域,并针对民生、纾困企业出台多项增量政策。

彭博社引述分析人士认为,5月23日的国常会回应了市场对增量政策的期待,而5月25日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看点在于政策落地执行。

财通社引述中投公司研究院院长陈超分析认为,越大型的会,越是传达、督促落实的,不是宣布新政策的,在这次会议之前,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政策已经很充分,目前最重要的是落实、在省市县各地达成共识。因此“10万人大会”的主要目的是凝聚共识、确保政令畅通,加快23日国常会六方面33项政策的落实。

国盛证券研究员熊园指出,“10万人大会”是一场“抓落实、强监督”的会议,直达县一级,旨在第一时间传达“稳住经济大盘”的全国动员令,既因为形势严峻,也因为“近几个月政策出了很多、但没能有效落地”。本次会议旨在降低沟通成本,第一时间向各地区各部门传达国家部署、狠抓落实、强化监督。

坦诚困难 实事求是

尽管没有释放政策变化的信号,但和此前的高层级会议相比,李克强本次会议上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困难的表述显得更加直白坦率。

李克强说,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中国的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

李克强说,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中国的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新华社)

李克强还提出,对各地二季度经济主要指标,将由国家统计部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分省公布,国务院对相关工作情况予以通报。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求真务实,以实际效果检验各项工作。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指出,这是一场“讲困难、摆事实”的会议,直指当前困难,具体来说,就是4月失业率明显攀升、消费和地产大幅负增长、信贷和社融“腰斩”等相关指标。

彭博社的分析则指,李克强要求经济指标“实事求是”地公布,是因为外界一直怀疑中国官方的数据经过了调整,所以才显得不那么差。

经济学家张奥平也在“正和岛”发文指出,这次会议明确了对后续各项工作以及政策落实的实际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检验,杜绝虚假瞒报。

稳增长与保就业挑战大

李克强的讲话中着重提到两点:稳增长和保就业。他说,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中国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经济增长方面,中国政府原先设定了5.5%左右的目标,但近来的经济表现,让这一目标变得难以实现。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4.5%,在以防疫为优先的情况下,今年可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幅错过经济增长目标的可能性大增。

高盛经济学家的报告认为,李克强特别强调第二季度的增长,可能是“含蓄地承认”3月初设定的增长目标是“具有挑战性的”,高盛报告认为,在4月份经济活动增长非常疲软、5月份迄今复苏乏力以及失业率持续上升之后,中国决策者更加迫切地支持经济。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等则在报告中称,李克强“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的措辞偏保守,叠加当前经济现状,预示中国二季度GDP增速可能落入0-3%之间,全年目标可能转向“保4争5”。

就业方面,中国今年将在就业岗位需求迅速紧缩的情况下,迎来人数最庞大的一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076万人。中国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上月表明,本届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困难程度甚至超过2020年”。

中国今年迎来人数最庞大的一届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图为4月8日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在招聘会现场投简历。(新华社)

另外,经济困难下,包括互联网大公司在内的很多企业近期纷纷开始裁员,而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社会上还有2亿人处于“灵活就业”状态。4月份,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达到6.1%。对此,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姚树洁曾警告,中国一旦出现大规模失业潮,消费、房地产、投资等经济领域都将受到连锁反应。

接下来可能出台哪些措施?

对于中国官方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措施提振经济,各机构和媒体作出判断,基本围绕松房产、宽财政、松货币、扩基建等几个方向。

财经媒体“格隆汇”报道分析认为,会议提及一个关键的信息,要用超常规手段(刺激经济)。报道认为,房地产仍旧是中国当下重要的支柱产业,整体经济环境之下,房地产放开政策已经成了各城市的“翻盘扶梯”。

“雪球财经”发表署名刘晓博的分析认为,在信心异常疲弱的时候,必须要有大水,才能让搁浅的船重新回到航道上去。现在降准、降息的空间都不太大,但发政府债券的空间还比较大。刘晓博建议,再发行一轮抗疫特别国债,并给存量房贷打折。

另据彭博社报道,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在报告中称,特别国债发行或是今年财政筹措资金的重要方式,另外,预计6月底中国将再度迎来降准等总量货币宽松。

中金公司分析师张文朗、黄文静等在报告中说,促有效投资方面,今年基建投资将是政策发力的重要方向,政策性银行或将发挥对重大基建项目的支持作用。

昨天召开稳住经济大盘会议后,中国股市今天小幅回升,沪指收盘涨0.5%,深成指涨0.57%。国盛证券分析认为,经济增长的压力依旧对市场有抑制,随着市场信心不断修复,建议重点关注“稳增长”方向的基建股。国海证券则认为,稳住经济大盘会议释放了二季度稳增长举措加速落地的决心,叠加上海疫情逐步平稳,长三角复工复产加速推进,接下来看好消费领域。

“既要、又要”越来越难

尽管中国国务院召开了稳住经济大盘会议,官媒也纷纷发表“正能量”评论向市场喊话,但市场仍有疑虑甚至悲观情绪。其中,“坚持动态清零防疫政策不动摇”和“稳增长保就业”之间如何平衡,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上海封城期间,快递员骑着电单车在几乎空无一人的大街上行驶。(彭博社)

李克强在昨天的讲话中说,不断解决两难多难问题,是对各级政府行政能力的考验。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全面把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

对此,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分析说,李克强显然很担心,他下令尽快采取各种方法稳住增长、就业和企业。但国务院只能在坚持清零的总方针下尽力而为,最终取决于病毒的传播。

既要防住奥密克戎,又要经济发展,这的确是个两难问题。随着病毒越来越具传染性,经济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在中间寻求平衡的空间已是越来越小,时间却越来越紧迫。经济已亮红灯,防疫也丝毫不敢松懈,对地方政府来说,这就像一个高难度的走钢丝游戏,旁边还放着倒计时钟。

李克强在会上谈到了时间的紧迫性。据新华社的通稿,李克强说,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而彭博社引述不愿具名人士的消息,李克强在会议上的实际措辞,比官方通稿中更为直白坦率。李克强说,中国经济增长有滑出合理区间的风险,倘若如此,中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和漫长的时间才能复苏。因此,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必须为正。

而中国经济面对的挑战还远不止防疫一项。俄乌冲突、亚太局势、通胀压力、美联储加息、产业链迁移......内忧叠加外患,前景难言乐观。

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场关乎信心的游戏,如果想要让市场主体有信心继续玩下去,而非退席离场,管理者仅靠态度坦诚、喊话热切还远远不够,必须抓紧拿出更直接有效的方案。留给中国经济调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