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上半年增速2.5%,全年5.5%还能实现吗?

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第二季GDP同比增长0.4%,外界不禁再次发出疑问:全年GDP5.5%的增长目标还有可能吗?(彭博社)
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第二季GDP同比增长0.4%,外界不禁再次发出疑问:全年GDP5.5%的增长目标还有可能吗?(彭博社)

字体大小:

中国第二季度GDP数据星期五(7月15日)上午出炉。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5%。第二季GDP较第一季下降2.6%,同比增长0.4%,这一数值比此前路透社、法新社和彭博社分别预估的1%、1.6%和1.2%还要低,也创下了自武汉2020年首次爆发疫情后最慢的一次季度增速。

整体经济不振,曾被视为中国经济重要支柱的房地产业也受重创。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2.2%,商品房销售额减少28.9%。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价格连续10个月下跌。

面对这些数据,彭博社引述经济学家称,中国设定的全年5.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遥不可及,预计今年GDP将增长略高于4%。外界不禁也再次发出疑问:全年5.5%的目标还有可能吗?

全年GDP增速5.5%的目标设定

中国总理李克强今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5.5%的目标时,就引发过外界质疑。

李克强坦言,5.5%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中国经济今年所面临的内外部挑战相当严峻,但中国政府将提高财政政策的刺激力道,以达到这一目标。

美国之音当时引述经济专家指出,中国今年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尤其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只字未提俄乌战事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被批评是“好像在月球做的工作报告一样”。

中国官媒《经济日报》则发评论文章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发展后劲强,韧性强,市场主体活力和抗风险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力证5.5%左右的目标是“务实理性的”。

不过,随着俄乌战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以及上海等地疫情暴发而再度实施严格的封控措施,花旗、摩根大通和高盛等投资银行纷纷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下调至4%到4.3%之间。

世界银行上月也下调预期至4.3%。世行还说,这一修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奥密克戎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3月至5月中国部分地区的长期封锁。

世界银行上月将中国今年GDP预期增速下调至4.3%,并说这一修正反映了奥密克戎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3月至5月中国部分地区的长期封锁。图为6月仍在封控中的上海。(法新社)

疫情拖累明显上海领衔负增长

中国31个省(区市)第二季度及上半年GDP数据显示,中国最大城市也是全球十大金融中心之一的上海上半年被疫情拖累明显,两项数据均为负增长,分别为-13.7%和-5.7%。

同样受困于疫情而在第二季度出现GDP负增长的还有北京市和吉林省,分别为和-2.9%和-4.5% 。

《纽约时报》撰文指出,最新的GDP数据将防疫政策的影响暴露无遗。彭博社则说,中国经济正在为北京试图消灭疫情付出代价。

疫情封控对中国经济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早在第一季度数据出炉时,英国《金融时报》就曾分析,西安和天津因疫情封控带来的影响已经体现在数据上,而4月开始长达两个月的上海封控,则会体现在第二季度的数值中。

疫情封控时期,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都受到很大冲击,其中又以零售业、餐饮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图为上海一家餐厅在社交安全措施下营业。(彭博社)

文章还说,北京虽然没有像上海那样实施全市性封锁,但大部分地区也停摆数周,经济活动大幅缩减。因此其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可能是2020年初疫情暴发以来最慢的。

疫情封控时期,由于当地居民行动被长时间限制,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都受到很大冲击,其中又以零售业、餐饮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4.37万亿新元),同比下降0.7%。其中,餐饮收入2万亿元,下降7.7%;百货店、专卖店分别下降8.4%、4.1%。

中国官方多次出台政策,帮扶中小企业。国务院今年5月印发了《关于加力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包括实施组合式税收优惠、提高稳岗返还标准、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减免物业房租等;

中国医保局四部门6月还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对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缓缴3个月职工医保单位缴费,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疫情防控方面,中国近来也出现了一些松动迹象。比如缩短入境人员隔离时间,从“14+7”减为“7+3”;进口非冷链货物不再进行核酸检测和强制消毒,并强调各地政府不得擅自实施更严格的规定、层层加码等。

然而,在坚持“动态清零”方针不动摇的原则下,地方上一旦有零星病例出现就仍然是风声鹤唳。实际上,中国封控的情况远比想象中严重。日本野村证券公司估计,截至7月11日,中国31个城市的2.47亿人口都处于某种程度的封锁状态,占全国人口约五分之一,涉及相当于约4.3万亿美元(6.03万亿新元)的每年国内生产总值。比起上一周,受封锁影响的城市数量增加近两倍。

从本月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又增加了核酸检测频次,从以往的五天或七天一检,调整为两天或三天一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8日在湖北武汉考察时说,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也不能让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伤害。

由此可见,下半年疫情一旦反扑,中国仍会咬定“动态清零”并以封控作为防疫措施,那么下半年经济想追平5.5%的全年目标,则是难上加难。

房地产能否复苏也是关键?

中国经济下半年能否火力全开,除了疫情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曾被前瑞银集团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称为“全宇宙最重要行业”的房地产业。

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恒大引发的一系列债务危机滚雪球似的令中国整个房地产业进入寒冬。星期五公布的官方数据可谓惨不忍睹。

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恒大引发的一系列债务危机滚雪球似的令中国整个房地产业进入寒冬。(路透社)

彭博社引述美奇金投资咨询公司(J Capital Research)共同创办人暨研究主管杨思安(Anne Stevenson-Yang)说,一年前的恒大危机正向整个中国经济蔓延,现在整个金字塔岌岌可危。

报道还说,房地产业占中国经济约四分之一,对楼市普遍信心下滑将给中国经济和金融系统带来沉重压力,目前全国未到期的房贷余额总计46万亿元,受困开发商的贷款余额总计13万亿元。

此外,中国近两周多地出现的烂尾楼业主强制“停贷潮”更可能令中国楼市危机进一步升级。

尽管中国政府4月29日松口称“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后,各地政府奇招频出,包括允许被拆迁户选择“房票”作为补偿,允许直系亲属提取住房公积金用来支付购房款以及偿还房贷,甚至用小麦和大蒜折抵房款、买房送200斤猪肉,还有基层公务员被要求帮忙卖房等,但中国多数房企上半年业绩仍不及预期。

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6月30日发布的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情况,多数企业截至6月末的目标完成率不足40%,有近半数企业甚至不足30%。绝大多数企业上半年的目标完成度均大幅低于2021年同期,部分企业目标完成度较2021年同期的降幅大于20个百分点。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房地产及金融助理教授胡荣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采访时说,中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又导致了就业市场的收紧,工资或是投资收入受到负面影响,导致人们对房地产这样的大额投资支出信心回落,加上通胀引发对经济衰退的担忧,都大大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使得目前这轮刺激的效果并不明显。

基建是最后底牌?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今年4月曾撰文指出,与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相比,基建投资受到疫情影响相对较小,而且不会面临前两者订单下降、现金流受阻等困境。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投资的可控性较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推动经济企稳、改善市场预期。他因此研判,基建投资仍然是今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并且在疫情冲击下,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今年4月曾撰文研判,基建投资仍然是今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并且在疫情冲击下,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图为北京一建筑工地。(路透社)

中国总理李克强6月29日宣布新一轮刺激措施,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为基建项目提供资金,以促进今年下半年投资和就业增长。

彭博社在星期四(7月14日)的报道中预计,中国政府将拨出7.2万亿元的资金用于基建,并称这将是“中国政府从管控债务转向支持受疫情影响经济的关键性转变”。

据知情人士说,这个数字包括中国政府发行史无前例的1.5万亿元专项债券,主要用于基建项目,地方政府可能被允许在今年下半年出售这些债券。

花旗集团也称,随着中国政府扩大资金支持,今年中国基础建设投资可能会比去年多出7%。

不过,彭博社也引述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即使有大规模的基建项目推动,中国政府仍难以达成5.5%左右的全年GDP增长目标。

原因仍然要回到困扰中国经济的两大因素:疫情和房地产。

中国下来或许会祭出更多调控措施刺激经济奋起直追,但这两大因素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药方,其他措施或都只是隔靴搔痒。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