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行顾问:中国应坚持扩张性财政政策

字体大小:

 一位前中国央行顾问认为,重视金融风险同提高经济增速并无矛盾,应坚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需要的话可考虑增发国债,并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降低利息率。

据第一财经网星期天(11月27日)报道,中国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11月26日在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期间发表演讲。他说,中国目前必须优先处理的问题是提高经济增速而不是抑制通胀,因此应该坚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余永定认为,虽然降息、增加货币供给等货币刺激措施很重要,但在经济预期不佳、存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主要还是要靠财政政策。

彭博社报道称,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由于信心疲软、经济增长乏力,中国正面临流动性陷阱。即便如此,央行还是采取了措施提升流动性,上周五宣布年内第二次降准。

随着疫情在全国蔓延以及人们不满防疫措施收紧,中国经济正面临更大压力。彭博最新调查显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只有3.3%,若不包括疫情爆发伊始的2020年,这将是1970年代以来的最慢增速。

余永定称,无可否认,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是否能充分发挥作用,受防疫政策的硬制约。但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依然有一定的运作空间。

他认为,中国还是要靠老办法,通过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因为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同刺激消费并无矛盾,例如相关研究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和农民工收入增长呈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

不过,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依赖所谓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筹措资金。这类债务没有记入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中,且利息率较高。余永定认为,这一融资结构必然会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因此中央应扩大一般公共支出预算,提高其在基建融资中的贡献率。

余永定坦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下降确有其长期结构性原因,包括人口老龄化、环境制约、体量大导致边际收益递减等,但他也称,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速逐季持续下跌的直接原因是过早退出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在他看来,不应该用人口老龄化、环境制约、边际收益制约等长期因素、慢变量解释年度、季度性的经济增速放缓,也不能假设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就是5%甚至更低。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