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研究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目前已在上海等22个城市试点,此举引起中国舆论热议。官媒发文强调房屋养老金不是房地产税,也澄清公共账户不需要老百姓出钱。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上星期五(8月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上海等22个城市目前正在进行试点。

董建国说,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已经建立,试点的重点是政府将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住建部建筑杂志社智库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正华星期一(8月26日)在住建部旗下的“建筑杂志社”官方微信公号发文称,早在2022年开始就被官方多次提及要研究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制度,连日来被严重误读。

他澄清,董建国在会上所提到“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这里的公共账户并不需要老百姓出钱。

延伸阅读

中国住建部:研究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

他也说,正如很多专家所言,养老金公共账户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城市政府可以通过地方财政补贴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原公房出售资金等多渠道归集。

谈及中国为什么要研究房屋养老金制度,肖正华说,“步入存量房时代,越来越多房屋出现老化,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

肖正华也指出,房屋养老金和房地产税完全是两回事,传言房屋养老金是另一种房地产税,纯属混淆视听、牵强附会,是刻意诱导,以此引发大众误解。

他在文章最后说,如果真正建立起了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不论是对全生命期的房子,还是对居住其中的住户,在保障居住质量、品质、环境和安全,以及资产保值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这才是这项制度设计的初衷。

据澎湃新闻报道,从公开信息来看,中国国内目前关于房屋养老金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学者表示,房屋与普通商品相比,其生命周期较为漫长。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障房屋安全与正常使用,必然会出现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保养、维护、维修乃至更换、重建的费用。这类费用,就可以称作“房屋养老金”。目前制度设计中涉及的房屋养老金,仅限于城市规划区内、以区分建筑物形式存在的住房。

另外,房屋养老金制度并非针对“老破小”。通俗理解,房屋养老金包括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其中,个人账户即现行的住房专项维修资金;建立公共账户是目前这项制度要解决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