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家汽车制造商已承诺将供应商的付款账期统一为60天,试图遏制因价格战引发的恶性循环。

据彭博社报道,国有车企东风汽车集团、广州汽车集团和第一汽车集团,以及民营车企比亚迪,在过去两天陆续发布声明,表示将遵守60天付款期限,以促进汽车产业链的资金高效运转。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陷入长期价格战,多数车企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为维持竞争力,这些车企被迫大幅削减成本,收紧现金流,并延长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

一些大型车企则在采购环节中减少现金支付,转而大量使用承兑汇票,以赊销方式向供应商变相融资,将资金用于海外扩张、本土研发或产能扩建。

例如,比亚迪设立了“迪链”商业汇票系统,用于向供应商支付货款,相关票据可在未来兑现。截至2023年5月,该平台累计开出票据金额已达4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716亿新元)。

延伸阅读

比亚迪再回应“车圈恒大”:某河北车企煽动舆论
价格战升温 中国据报要求比亚迪等电动车企“自我约束”
价格战升温 中国据报要求比亚迪等电动车企“自我约束”

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2023年比亚迪向供应商的平均付款周期长达275天。

有分析认为,这类供应链融资手段很可能掩盖了企业的真实负债水平。会计咨询公司GMT Research指出,通过延迟付款及其他融资方式,比亚迪的实际净负债可能高达3230亿元,远高于其截至2024年6月底账面上列示的2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