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星期二(10月14日)重申了长期以来向北京传递的信息,中国必须重新平衡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以国内需求为主导,而这一需求因房地产危机而长期疲弱。
据路透社报道,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再次公开强调这一观点,具有重要意义。此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在今年4月呼吁IMF回归基本职责,加大对中国经济政策的批评力度。贝森特的前幕僚长卡茨(Dan Katz)最近接任了IMF颇具影响力的二号职位。
IMF首席经济学家古林沙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仍在大量生产用于出口的制成品,但这些商品的价格正在下跌。
他认为,这表明市场对这些产品的吸纳能力有限,并指中国的出口增长引擎正在熄火。
古林沙斯表示:“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建议中国当局重新平衡经济结构,转向可持续的内需驱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星期二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较今年7月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2026年的全球增长预测则维持在3.1%。
在与IMF预测同时发布的博客文章中,古林沙斯形容中国的经济前景“令人担忧”。
他写道:“随着房地产投资持续萎缩、整体信贷需求依然疲弱,金融稳定风险正在攀升且持续加剧,经济徘徊在债务通缩陷阱边缘。”
古林沙斯认为,由于房地产危机尚未解决,银行体系背负大量不良贷款,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受到压制,中国的国内需求已经疲弱超过四年。
他还指出,中国转向对电动汽车等战略性行业进行补贴投资,成效好坏参半,虽然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增长,但同时也造成资源错配和巨大的财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