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晶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风波的影响,欧洲车企正寻求不含中国零部件的替代方案,以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为在贸易动荡中确保运营稳定,多家汽车制造商正要求主要供应商寻找中国产晶片的永久替代品。

欧洲主要供应商游说组织CLEPA主席津克(Matthias Zink)指出,汽车行业正在考虑对供应链进行更广泛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

津克说:“我们已经收到一些信号,比如有人会问,‘怎样才能在不如此依赖中国的情况下为我供货?’”

荷兰政府9月底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了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荷兰晶片企业安世半导体。北京随后对安世在华工厂实施出口禁令,由于晶片短缺,部分汽车及零部件的生产受到了影响。

延伸阅读

荷兰政府代表团下周前往中国 讨论解决安世半导体争端
荷兰政府代表团下周前往中国 讨论解决安世半导体争端
中国吁德国促荷兰撤销接管安世半导体
中国吁德国促荷兰撤销接管安世半导体

其中,本田在部分工厂停产后下调全年利润预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与博世放慢生产节奏;大众汽车和宝马汽车则成立工作组,寻求新的晶片供应来源,相关零部件价格随之飙升。

穆迪全球供应链负责人阿姆拉尼(Sapna Amlani)说:“对于采购负责人而言,这不仅是一场临时中断,它也暴露了结构性风险,即地缘政治决策可以在瞬间重塑供应链经济。”

尽管中国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安世半导体产品出口予以豁免,并同意荷兰派出代表团赴华磋商,但围绕安世半导体的争端仍未平息,供应担忧依旧存在。

德国晶片制造商英飞凌首席执行官哈内贝克(Jochen Hanebeck)指出:“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在地缘政治舞台上,美中价值链正在逐步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