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火星期天(11月23日)晚在位于成都的四川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103岁(虚岁)。他是首批参与报道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记者之一。
综合中国新闻网和锦观新闻报道,王火原名王洪溥,江苏如东人,1924年生于上海,后改名为“火”,寓意冲破黑暗、迎接光明。他1942年前往西南求学,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
王火曾任四川文艺出版社原总编辑,四川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编审,四川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1987年春离休。1995年,他获得中国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王火是最早报道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记者之一,抗战胜利后率先采访了身中37刀仍勇敢出庭作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
除了新闻纪实外,王火也从事文学创作,始于在复旦大学就读期间。在80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
1985年,王火因救人意外导致左眼失明,在单目失明状态下完成了《战争和人》三部曲写作。这部著作1997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李秀英是《战争和人》第一部《月落乌啼霜满天》中“庄嫂”的原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