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报《经济日报》在头版刊文称,要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列为重点监测对象,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星期三(11月26日)出版的《经济日报》,在头版刊登署名“金观平”的文章《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文章称,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是中国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当前,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的工作仍然艰巨。一些脱贫户的发展基础较为脆弱,容易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一些脱贫地区特别是原深度贫困县摘帽较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容易发生返贫致贫现象。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树牢底线思维,持续压实责任,继续精准施策。
文章指出,要不断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层层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要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列为重点监测对象。
文章提出实施消费帮扶行动,进一步发挥驻村干部助推当地产业发展的作用。要积极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持续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和省域内劳务协作,充分发挥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公益性岗位等渠道吸纳就业的作用,促进脱贫人口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着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
文章也说,要调整完善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重点向产业协作、消费协作、劳务协作等方面倾斜,助力脱贫地区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优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结对关系,实现对重点帮扶县全覆盖。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充分发挥人才支撑、联系纽带和精准帮扶作用。
中国农业农村部11月13日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召开全国乡村工匠培育暨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两稳一防”工作会议,提出“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引起热议。“两稳一防”是指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脱贫人口务工收入,防止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