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界大埔住宅区火灾造成严重伤亡,引发对维修工程所采用的材料和方式的质疑。

据星岛头条报道,大埔区宏福苑是屋龄已42年的住宅区,共有八幢大楼、1984户居民。火灾发生前住宅区正进行外墙维修,所有大楼外墙都搭上竹制鹰架,并盖上棚网。

港九搭棚同敬工会理事长何炳德星期四(11月27日)在电台节目中说,不明白为何物业管理处或管理公司会批准宏福苑八座大厦同时进行维修工程,认为此举非常危险,应该分期进行,以避免出现“火烧连环船”情况。

何炳德说,维修工程期越长,风险越大,因为楼宇内仍有居民居住。宏福苑的维修工程已进行一至两年,时间过长,属于不理想的情况。他认为,维修顾问公司事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因此需就此事承担责任。

何炳德也关注大厦外墙的保护网是否使用阻燃物料。他说,阻燃网成本较一般不防火的保护网高,不排除有人为贪平(贪便宜)而铤而走险,建议港府加强规管。不过,他也强调,单凭肉眼难以判断宏福苑是否使用阻燃网,现阶段作出评论为时过早,应等待警方进行调查。

延伸阅读

香港新界大埔火灾55死72伤 三名责任人被拘
香港新界大埔火灾55死72伤 三名责任人被拘
香港大埔火灾有居民指工人吸烟且火警未响
香港大埔火灾有居民指工人吸烟且火警未响

对于是否应用金属棚架取代竹棚,何炳德认为,不能因竹材较易燃而完全不采用,并说单独一根竹材用打火机烧,实际上相当难点燃,若现场存在助燃物质,无论竹制或金属棚架的伤害性和风险都一样,认为应加强监管助燃物料。

香港执业安全师学会会长李光升也在电台节目上说,要点燃一根竹子并非易事,即使用打火机持续燃烧,也需要相当时间才有可能着火。他认为,此次火势蔓延迅速,问题可能出在棚网本身。

李光升指在这起事件中,有工人用发泡胶堵塞通风口是“错得好离谱”,估计是想防止灰尘进入室内,但发泡胶易燃,燃烧时也会产生有毒气体,火灾风险极高,此事显示工人安全意识不足,直斥“简直是没有安全概念”。

李光升也说,维修地盘可能缺乏安全主任监督,也没有实施禁烟,当承建商未落实执行安全措施时,便容易发生事故。他常见到工人边工作边吸烟,形容情况如同无人监管,认为政府与业界的监管明显不足。

资深电机及屋宇装备工程师何永业则说,对楼宇在长时间高温燃烧下的结构安全表深切忧虑。他从工程学角度分析,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温度达到摄氏550至600度时,其结构强度便会大幅下降,失去支撑能力。

考虑到火场温度极高,何永业担心大厦的结构稳定性已受到影响,并说目前仍在火场等候救援的居民,以及进行搜救消防员也会面对一定的危险性。消防员要持续向大厦洒水降温,以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