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社区冠病病例料会持续增加 是地方性流行病的新常态

专家认为,地方性流行病的新常态不意味着我们能停止遵守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减少社交聚会和遵守安全管理措施等。(海峡时报档案照)
专家认为,地方性流行病的新常态不意味着我们能停止遵守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减少社交聚会和遵守安全管理措施等。(海峡时报档案照)

字体大小:

(早报讯)本地昨天新增328起本土冠病病例,是自去年8月5日以来的单日最高。过去一周也有另外三天的社区病例超过两百起,受访专家认为,在冠病逐渐成为地方性流行病的新常态下,冠病确诊人数预计还会继续增加,但只要加护病房的重症患者人数保持稳定,就无须过度担心。

我国昨日(9月7日)单日本土病例和无关联病例再次攀高,当中有185起病例与其他病例暂无关联,是无关联病例历来最多的一次。过去一周新增1489起社区病例,相较于前一周的771起,人数倍增。同期的无关联社区病例也从184起激增至677起。

对于近日社区病例居高不下,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毅颖教授认为,这是冠病逐渐成为地方性流行病的新常态。

他认为,虽然病例数量有增无减,但在加护病房的重症病患人数则保持稳定。这同其他有较高疫苗接种率,如以色列、美国和英国的情况相似。

他说:“我不会过于担心确诊人数,我比较担心的是每8名年长者当中仍有1人还未接种,这些人染疫和患上重症的几率非常高。”

至于确诊病例的数量是否会进一步增加,张毅颖认为,这取决于政府将采取的限制措施,若政府有意再推出防疫措施来控制感染人数,那么确诊病患人数将会在一周内逐步减少,但如果当局决定不采取新的限制措施,确诊病患人数应该会继续增加。

“不过,只要大多数确诊病患都是无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这不一定是一件坏事。”

亚历山大医院传染病科兼慢性疾病科副顾问医生孙锦也指出,目前病例的增加在预期之内,虽然有一部分的病患属于重症,包括已接种疫苗的病患,但是随着接种率的提高,相信患上重症的病患人数将可以受到控制。

专家:若已接种的健康成年人也患重病应考虑实施限制措施

张毅颖认为,是否应再实施限制措施,应该取决于是否出现已完成接种且健康情况良好的人,在染疫后须住院和接受重症治疗。

“卫生部正在密切关注须住院的病例,如果是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就算人数不多,我们也会知道已接种的健康成年人也是有可能会出现重症和必须住院,那么我们就可以尽快推出限制措施降低社区传播。”

不过,目前海内外的数据都显示,完成接种的健康成年人在染疫后患重病的风险非常低,所以确诊人数的增加不足以反映真实的风险。

他指出:“公众都积极配合防疫措施,从好好穿戴口罩到减少群聚,至于公众会如何解读目前本地的疫情,我认为最后还是取决于政府发出的信号以及本地长期的抗疫战略。”

孙锦也认为,地方性流行病的新常态不意味着我们能停止遵守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减少社交聚会和遵守安全管理措施等。“这么一来确诊人数可能增加,但是情况也受到控制,不会出现医疗系统无法负荷的情况。”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