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卫生部将推出流动医疗团队试点计划,可登门为居家康复的高风险与弱势冠病病患如有多重疾病的年长者等提供援助,确保他们在家中养病也能获得适当和及时的医疗帮助。
卫生部危机策略及行动团总司长迪内希(Dinesh Vasu Dash)今天下午(10月27日)就居家康复计划进展受访时透露以上消息。
他说:“一些病患原本应被送到指定的社区设施接受进一步的护理,但因为基于某些私人理由想要居家康复。我们认为流动医疗团队上门判断他们是否适合留在家中会比通过电话诊断要好。”
他也指出,在多个机构调派更多人员支援下,居家康复计划的运作与支持服务已进一步完善。目前已有超过九成的确诊病患在提交资料后的24小时内,获得当局确认可居家养病。
新加坡武装部队自上月29日以来已调派了超过450名人员支援计划的运作,包括居家康复伙伴热线。其他提供支援的机构包括新加坡政府科技局(GovTech)、公共服务署、护联中心属下的关爱乐龄办事处(Silver Generation Office)也派出约150名人员,以及人民协会的约1600名职员和义工。
迪内希指出,在确诊病例激增前,有约600至1000名工作人员负责检测、隔离以及转送病患到不同护理设施的工作。如今,随着每天有约七成病患都是居家康复,这些机构派出的人手都侧重于确保居家康复计划能顺利进行。
团队目前能够处理95%所需要拨打的电话以及接听的电话。他也提到,由于团队采用新的远程医疗分配协调系统(Telemedicine Allocation Reconciliation System),近85%要求远程医疗服务的病患都能在24小时内得到援助,高于本月初的50%。
负责武装部队居家康复工作小组(Home Recovery Task Group)的指挥官唐奕权上校受访时指出,武装部队首先提高热线的运作能力,并把整个流程数码化。“我们与卫生部合作,简化分类标准,让我们能尽早辨认出哪些病患能纳入居家康复计划下。”
人协集群理事长鲍存义透露,至今已派发3万6200个关怀礼包给居家康复的居民,也接获大约560个援助要求,包括送餐和检测仪等,费用都由不同的社区基金承担。
关爱乐龄办事处也通过探望弱势年长者、每天给他们打电话,直到隔离期结束,并在需要时为他们送餐,确保他们的居家康复体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