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本地每一次逐步放宽冠病防疫措施预料都会造成新一波疫情,但随着更多未接种疫苗的人因接触病毒产生自然免疫后,每一波疫情会逐渐减弱,直至稳定状态。

今年获颁全国卓越临床医生奖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传染病科高级顾问医生戴尔弗斯尔(Dale Fisher)教授在受访时发表上述观点。他指出,一些如穿戴口罩和大规模聚会等防疫措施预料将会持续,出国旅游和允许在空旷户外空间不戴口罩则可以更早放宽。

他说:“我相信当这一波疫情趋缓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放宽措施,但这势必会造成新一波的疫情和趋缓,但每一波的疫情都会逐渐变小。最后我们会到达一个稳定状态,也就是未接种的人都接触到病毒并形成自然免疫,病毒也会继续在已接种者中传播。”

弗斯尔教授说,目前本地6%未接种疫苗成年人占重症病患的三分之二,当未接种者都有自然免疫力,冠病传播的情况会更像流感,坊间虽然可能有要求加速或放慢的声音,但他认为循序渐进地放宽防疫措施是谨慎的做法,

弗斯尔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情预警和反应网络(GOARN)主席,他过去两年来积极推动多项国际合作,例如协调培训、研究和制订共同防疫指导原则。他在疫情暴发初期也曾同世卫组织团队到武汉进行调查,加深了国际间对冠病病毒的认识。

弗斯尔经常接受媒体访问解答公众对冠病的疑惑时,他说:“要正确的传达疾病风险和跟群众沟通,如果做不好,即使是小规模的疫情,公众也会备受威胁。他们不会知道防疫措施的重要性或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应对任何疫情时,沟通总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我会尽我所能帮忙向公众解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