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本地陆路交通系统必须满足社会不断改变的需求,但政府也需要评估不同选择对成本以及环境造成的影响。交通部和陆路交通管理局下来几个月将通过一系列活动邀请各方提出意见,共同打造我国未来的陆路交通系统。
这是“新加坡携手前进”(Forward Singapore)运动的一部分。交通部长易华仁星期五(9月2日)在陆路交通业日上致辞时说,我国现有陆路交通系统,是政府、私人领域、劳动力队伍以及乘客在过去几十年作出大胆抉择后的成果。
以地铁系统为例,虽然这个系统的成本费用非常高,但政府当时评估后认为打造只有巴士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不实际。如今,地铁已成为不少新加坡人出行的首选。
易华仁指出,我国陆路交通系统会根据各方作出的选择不断改善,而要确保系统既有意义又能够可持续,就必须连同成本小心评估。
他说:“如今,我们也必须将气候纳入评估。气候变化带来威胁,我们须要正视交通系统的选项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易华仁强调,要打造一个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陆路交通系统,除了决定想要做出哪些选择,也必须了解涉及的成本和权衡,并同意应该由谁买单。与此同时,我国也须要思考如何保护共有的环境和财政资源。
“我们必须共同更新城市交通的社会契约,打造一个可满足现今新加坡人以及后代的需求与愿景的交通系统。”
交通部和陆交局会在接下来几个月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邀请各界人士集思广益,为我国更长远的未来制定更好的陆路交通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