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在避免我国海岸线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同时,探讨如何打造更宜居的环境。公用事业局展开一系列对话会,与公众共创市区—东海岸沿岸地区的防护措施。当局预计在2024年提出相关建议。
公用局星期六(10月15日)举办首场“护岸有方对话系列”,约80名来自各领域的公众针对市区—东海岸的海岸线防护举措展开讨论。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在对话会上致辞时说,气候变化为新加坡带来新的长期挑战如海平面上升以及加剧的降雨量。若不采取行动,我国将有更多地区面临洪水风险。
傅海燕说,作为一个小岛国,新加坡须为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为市区—东海岸等沿海地区制定防护措施时,必须探讨如何在支出、跨代影响以及土地用途这三方面取得平衡。
“每个危机都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当我们为应对海平面上升而加强海岸线的防护时,这也给予契机,重新探讨如何设计沿海地区,为大家打造更宜居的空间。”
公用局去年5月启动为期约四年的市区—东海岸的海岸线研究。这一海岸线全长57.8公里,分成樟宜、东海岸—滨海,以及南部濒水区三个地段。
公用局海岸防护署署长邱翠妮受访时说,自展开这项海岸线研究以来,咨询团队探讨了国外的防护举措,也通过模拟系统进行防洪风险评估。
当局下来也会和咨询团队探讨如何把在对话会收集到的反馈与意见纳入考量,制定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