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新出炉的“先买后付”标准可更好地保护消费者,不过消费者协会认为应该允许顾客自行决定最高交易额,并为21岁以下的消费者设较低的交易限额。
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服务去年开始在本地兴起,消费者在网上或实体店购物时,可选择分期无利息还款。先买后付工作小组星期四(10月20日)公布一套行业行为指南,通过新制定的标准保护消费者不陷入过度负债,并提升行业水平。
这包括只允许每名顾客累积最多2000元的未还款项,除非顾客能够完成额外的信用评估。先买后付业者也须为各种收费设上限,包括逾期违约金(late fee),所有费用和利息也都不能计算复利。
消费者协会主席杨益财星期五(21日)在脸书贴文指出,新标准可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但协会认为应该制定更多标准,包括允许顾客自行决定最高交易额。
他指出,绝大部分年龄介于18岁至21岁的较年轻消费者没有收入,因此应该为这个群体定下较低的交易限额。“我们希望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和工作小组可以考虑这些建议,让行为指南更加完善,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