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想要在医疗保健的“铁三角”,也就是成本、可及性、和质量之间取得良好平衡,关键在于创新。
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星期五(11月4日)在今年的年度医疗保健创新中心(CHI)INNOVATE思想领袖论坛上,通过预录视频向超过500名海内外医疗保健领导致辞。
王瑞杰说,想在医疗保健方面同时达到以上三个结果很难。随着人口迅速老化,我国也面临更紧的限制,包括劳动力更加有限,以及财政空间日益紧缩的问题。他坦言,医疗保健也是他在担任财政部长时,让他夜不能寐的事情之一。
但他认为克服“铁三角”的问题在于创新。“人类健康和潜力是我国研究计划的一大重点,但这不仅指研究和创新,同样重要的是将创新转化为影响。”这包括在系统层面、采用科技方面,以及建立工作场所文化方面的创新。
医疗保健创新中心在2020年推出名为CHI中小型与初创企业计划(CHISEL)的合作平台,旨在加快采用与初创和中小型企业共同开发的医疗发明。
这个由淡马锡基金会和卫生部支持的合作平台自去年展开了年度全球创意挑战后,如今共获得200多项创意提案。
当中九个解决方案已通过公共医疗机构的严格评估,不久后会在各个公共医疗场所内试用,比如协助病患在家中进行上肢复健的便携式手臂复健器(H-Man),以及可预测和预防病患下床时跌倒的人工智能系统,主要使用温度传感器来进行全天候监测。
通讯及新闻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应邀出席论坛会时则以健康SG为例,也就是及早行动来预防或延缓疾病发作,减缓甚至扭转这些趋势。
“随着我们的重心从被动地照顾病患转变为主动预防个人生病,我们必须继续创新,创造一个更智能和健康的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