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为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将更多的警力投入到防范罪案的工作,新加坡警察部队25年前将邻里警岗提升成为邻里警局,多年来让新加坡成为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首个邻里警局于1997年12月20日在女皇镇正式启用,女皇镇邻里警局的首位局长陈玮伦(52岁)上任时只有27岁。他用了至少18个月与团队在幕后耕耘,筹划将邻里警岗制过度到邻里警局制。
1983年,新加坡参考了日本的“交番”(日文警岗的意思)制,再按照新加坡的国情,实行了邻里警岗制。在这个制度下,警方进行家访、与基层组织合作、教导居民如何防止犯罪并鼓励他们成立守望相助小组,及时报告可疑的活动。警岗的制度有助警队融入社区,降低犯罪率,但陈玮伦和团队发现,这个制度在资源部署上缺乏效率。
陈玮伦说,在旧制度下,驻守在警岗的警员不负责调查工作,不曾接受基本调查的训练,案发后到场主要是维持秩序,直到调查官到来;但在邻里警局制度下,警员都经过基本调查训练,也提高了警员的成就感。
“在简单的案子中,从事发到基本调查结束,警岗制可能需要耗上两个小时,但警局制可以在半小时内处理好。更有效率的资源分配,有助投入更多警力到防范罪案的工作,同时与社区深入合作,多管齐下提升新加坡的安全与保安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