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医疗费用不断攀高而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或是迫使不同群体为满足需要而竞争,从而引起社会分裂。新加坡决心不让这样的情况发生,但这须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而政府也会带头朝正确的方向迈进。
李显龙总理星期二(4月11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为新书 “Singapore Ageing: Issues and Challenges Ahead”(意为“新加坡老龄化:未来的问题和挑战”,以下简称《新加坡老龄化》)主持发布仪式时,引述书中场景表达上述观点。
我国人口正迅速老龄化,到2030年预计有近四分之一的新加坡人超过65岁。相比之下,2010年仅有约一成的新加坡人年龄为65岁及以上。
为避免上述场景变成现实,李总理说,这须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人人都有正确的心态。
他提出,每个人都必须以正面的态度对待老龄化,对变化保持开放。在家中,家庭成员须与年长者保持接触;在工作场所,雇主也应支持年长员工,并运用他们所带来的经验和价值。
“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必须加强敬老文化,表现出我们对彼此的理解和珍惜,避免用有害和自我限制的刻板印象思考。”
李总理说,政府将带头朝正确的方向迈进,这包括顺应人口变化提高退休和重新就业的年龄、确保人们足以安享退休生活,以及加强医疗系统满足人口老龄化日益增加的需求。
他指,如果我们能把这些事情做好,包括个人、家庭、雇主、社会和政府在内的所有人能以正确的心态一起应付社会老龄化的问题,那么就很可能实现书中提出的另一场景,即年长者健康、睿智、受尊敬,并积极参与生产相关和有意义的活动,“而社会也能从他们的集体智慧和经验中受益”。
《新加坡老龄化》一书就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汇集社会服务和护理领域的研究人员、从业者、行政人员和学者等利益相关方的想法和观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这些挑战包括数码化,以及较年长人士所面对的临终、社会与医疗问题。
新书由国大文学暨社会科学院社会工作学系终身荣誉教授华素博士(Dr S Vasoo)、政治科学系副主任比尔维尔星(Bilveer Singh)副教授,以及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乔克卡纳坦(Srinivasan Chokkanathan)共同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