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平台购买产品或服务,付钱后卖主却销声匿迹——本地在2022年共发生4762起类似诈骗,损失金额至少2130万元。为减少不法分子在电商平台行骗,业者推出卖家认证和买家查收功能,当局也呼吁消费者注意“查”防诈骗。
内政部打击诈骗跨部门委员会星期四(5月4日)发布2023年电子商务市场交易安全评级(E-commerce Marketplace Transaction Safety Ratings)。
这项措施依照电商平台反诈骗措施的不同程度,将它们的评级分为一至四个勾。电商平台若已采取所有重要的反诈骗措施,以确保用户的真实性、交易的安全性、消费者损失补救渠道的可用性,以及反诈骗措施的有效性,即可获得四个勾满分。评级2022年第一次发布,每年4月更新。
参与的六个平台都保持去年的评级,从高到低依次为获得四个勾的亚马逊(Amazon)、Lazada和趣天网(Qoo10),三个勾的虾皮(Shopee),两个勾的Carousell,以及一个勾的脸书市场(Facebook Marketplace)。
数据显示,亚马逊和趣天网在2022年没有任何诈骗报案。最多报案的则是Carousell和脸书,分别达1834和1138起,比2021年的998和562起激增约一倍。本地2022年共发生4762起类似诈骗,损失金额至少2130万元,比2021年激增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