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保险公司不应单纯根据申请者心理健康状况等个人信息拒保

所有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无论是既有身体状况,包括精神健康状况,都能享受终身健保的保障,终身健保规模可覆盖公立医疗机构补贴病房账单的九成。(王彦燕摄)
所有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无论是既有身体状况,包括精神健康状况,都能享受终身健保的保障,终身健保规模可覆盖公立医疗机构补贴病房账单的九成。(王彦燕摄)

字体大小:

保险公司不应仅根据投保人所申报的个人信息,如职业、收入、残疾或包括心理健康状况的医疗状况,就不加区别地拒绝申请。质疑保险公司拒保决定的个人,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反馈渠道或向金融管理局提出上诉。

卫生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在国会答复议员陈有明医生(裕廊集选区)的询问时说,根据2016年新加坡心理健康调查,18岁至34岁的本地居民中,有2.8%患有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旧称躁郁症)。发病居民的比例较低,为2.1%。

针对议员对有居民因心理健康状况而被保险公司拒保的情况表示担忧,普杰立认为这是合理的担忧,但强调新加披有S+3M的强大医疗安全网系统,所有新加坡人都有资格获得医疗补贴,在公立医疗机构中可获得的补贴高达八成。

其中,所有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无论是既有身体状况,包括精神健康状况,都能享受终身健保(Medishield Life)的保障,终身健保规模可覆盖公立医疗机构补贴病房账单的九成。除了补贴和终身健保,本地居民也可以购买综合健保双全计划(Integrated Shield Plans,简称IP)和其他保险计划。

卫生部和金融管理局希望保险公司在做出承保决定时能公平对待客户。保险公司应根据与承保风险相关的可靠信息或数据,客观评估申请。如果申请被拒或以更高的保费或附加条件批准,保险公司也应向客户解释决定的依据。金融管理局将对违反规定或指导的保险公司采取行动。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