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企业可为回馈社会做出更大贡献,除了从金钱层面付出,也应该更大力扶持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政府在星期五(10月27日)公布的“新加坡携手前进”报告中指出,新加坡有着成功商业领袖挺身而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悠久传统。这个传统可追溯到新加坡独立之前,哈贾法蒂玛(Hajjah Fatimah)、比莱(Govindasamy Pillai)和陈笃生这几位先辈乐于行善,而冠病疫情期间也不乏商界人士雪中送炭的例子。本地企业应该延续这股乐善好施的精神。
为发挥带动作用,代表超过2万8000家企业的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以及代表超过3400名雇主的全国雇主联合会(SNEF)在报告中作出承诺,鼓励企业更大力度扶持社会。
工商联合总会将加强志愿服务工作和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遇;鼓励企业捐款以支持社区福利和促进社会包容;为实现低碳未来和应对气候变化采纳保护环境措施。
与此同时,全国雇主联合会将与劳资政伙伴合作,从五大方面帮助雇主扶持社会的弱势群体,包括采取公平招聘和雇佣的做法,让员工发挥所能;投资于员工,让它们能够胜任工作和为未来的角色做好准备;通过渐进式薪金模式(PWM)提升低薪员工;采纳灵活工作制以让员工更好地兼顾工作和个人责任;为年长员工提供兼职工作机遇。
除了商界,新加坡人也怀着回馈社会的热忱。为此,政府将成立新加坡政民合作办事处 (Singapore Government Partnerships Office,简称SGPO),在这方面促进国人和相关政府机构的交流,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共同塑造更美好的新加坡。
